首页 > 百家姓

[ zēng,céng ]

读音:zēng,céng

拼音:zeng,ceng

简繁:曾

五笔:ULJF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ULJF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CWA

结构:上中下

郑码:UDLK

四角:80606

区位:5288

统一码:66FE

异体字:曽

英汉互译:already,sign of past

笔顺: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22018年322014年32
2013年312007年322006年32
1995年371987年381982年25
明朝44元朝25宋朝31
北宋385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起源

曾姓主要源自:姒姓。

来源一:

曾姓起源于姒姓。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来源二:

少数民族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曾姓迁徙分布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一带。

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

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

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秦汉时,由于战乱等原因,曾姓从原本活动的山东、河南一带,迁移进入了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举族南迁至庐陵县吉阳(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古县镇),是为吉阳房,庐陵则成为曾氏旺族中心,也是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曾氏祖地。曾据有二子:阐与玚(瑒)。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陆丰,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中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姓之一。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

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秦汉时,由于战乱等原因,曾姓从原本活动的山东、河南一带,迁移进入了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举族南迁至庐陵县吉阳(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古县镇),是为吉阳房,庐陵则成为曾氏旺族中心,也是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曾氏祖地。曾据有二子:阐与玚(瑒)。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陆丰,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中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姓之一。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市、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永丰县,也就是吉水东北地区),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灭国后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5]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武城第”。等。

一、zē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及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京、回、苗、满、傣、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作‘鄫’;亦作‘缯’。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望出鲁国。春秋时鲁有曾参,孔丘门人;宋代有曾公亮;清代有曾国藩。

二、céng

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市有分布。(按:曾,作为姓氏多读zēng;“曾”之céng姓,可能因方音而异读,疑即zēng姓。或为zēng姓之分族。)

三、

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4省曾姓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66%。

曾姓起源:系自姒姓。鄫为子爵国,沂州承县(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80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周襄王六年,莒灭鄫,鄫太子巫仕鲁,遂去邑为曾氏,见《世本》。

2、京、彝、土家、布依、满、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曾姓名人:

曾参,春秋时孔子弟子。

郡望:鲁国、卢陵、东鲁。

其他:

台湾省曾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曾根、曾我、曾山、曾田等日本姓,这些日本姓中乃含有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全部恢复原姓。

历史名人

曾姓古代名人

曾点春秋,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宿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子春秋,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孔子弟子,以孝著称,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谭汉朝,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汉朝,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万汉朝,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辉唐朝(833—914),曾参三十九代孙,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唐朝,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元裕唐朝,唐朝后期军事人物,官至平卢节度使。

曾延世唐朝(841—923),为曾参三十六世孙,曾隐之五子,为曾氏龙山衍派始祖。自幼受慈母谕训,天资颖悟,十四岁时中二甲进士,出任光州刺史。

曾文辿五代,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北宋(950—1007),字正臣,南丰人,北宋散文家

曾公亮北宋(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汉族,泉州晋江人。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19]

曾巩北宋(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

曾布北宋(1036—1107),字子宣,江西北宋建昌军人。曾易占之子,北宋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作为王安石的助手推行新政,徽宗时任参知政事主张调和新旧两派,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安止北宋(1048—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于熙宁六年登第,赐以“同学究出身”。熙宁九年再次应试,取得进士出身。初任丰城县主簿,后知彭泽县。后半生对泰和周边各地农业生产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去世前完成《禾谱》5卷。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后又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曾几南宋(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人,徙居河南府。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慥宋朝(?—1155年),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今福建晋江人,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曾从龙北宋(1175—1236年),泉州晋江人,字君赐,初名一龙,号云帽居士。北宋昭文馆大学士曾公亮四世从孙。赠少师谥号,封清源郡公,崇祀泉州府学乡贤祠。遗作有《曾少师诗文集》。

曾棨明朝(1372—1432),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曾鲁明朝,明朝时新淦人,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琼明朝,今福建莆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铣明朝,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国藩清朝,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又名曾传豫(传字辈),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姓近代名人

曾秉忠清末(1816—1863),字允堂,今吴川市塘尾街道院村曾屋人,行伍出身,先后任把总、参将、总兵,咸丰年为江南水师提督,受浒职发往两江总督曾国藩军营差遣。

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曾国藩弟,贡生出自。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纪泽(1839—1890),字颉刚,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

曾熙(1861—1930),湖南衡阳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工诗文,擅书画。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

曾敏行(1827年—1892),字燮堂,今吴川市吴阳镇曾屋村人。咸丰五年投曾秉忠军伍,历任参将、副将、南韶连镇总兵、贵州威宁镇、古州镇总兵,记名提督。

曾庆敏(1898—1937),又名泽寰,字渡生,广东东莞人。陆军第66军159师457旅副旅长。奉令于上海阻敌。江苏江阴与敌激战时,肉搏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少将。

曾运乾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曾山(18991110—1972416),江西吉安人。1934年10月任中共江西省省委书记。1952年10月,调北京,先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商业部部长等职。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钟圣,字炎光,湖南资兴人,是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

郡望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市、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永丰县,也就是吉水东北地区),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灭国后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5]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武城第”。等。

一、zē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及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京、回、苗、满、傣、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作‘鄫’;亦作‘缯’。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望出鲁国。春秋时鲁有曾参,孔丘门人;宋代有曾公亮;清代有曾国藩。

二、céng

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市有分布。(按:曾,作为姓氏多读zēng;“曾”之céng姓,可能因方音而异读,疑即zēng姓。或为zēng姓之分族。)

三、

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4省曾姓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66%。

曾姓起源:系自姒姓。鄫为子爵国,沂州承县(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80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周襄王六年,莒灭鄫,鄫太子巫仕鲁,遂去邑为曾氏,见《世本》。

2、京、彝、土家、布依、满、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曾姓名人:

曾参,春秋时孔子弟子。

郡望:鲁国、卢陵、东鲁。

其他:

台湾省曾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曾根、曾我、曾山、曾田等日本姓,这些日本姓中乃含有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全部恢复原姓。

姓氏源流

一、zē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及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京、回、苗、满、傣、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作‘鄫’;亦作‘缯’。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望出鲁国。春秋时鲁有曾参,孔丘门人;宋代有曾公亮;清代有曾国藩。

二、céng

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市有分布。(按:曾,作为姓氏多读zēng;“曾”之céng姓,可能因方音而异读,疑即zēng姓。或为zēng姓之分族。)

三、

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4省曾姓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66%。

曾姓起源:系自姒姓。鄫为子爵国,沂州承县(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80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周襄王六年,莒灭鄫,鄫太子巫仕鲁,遂去邑为曾氏,见《世本》。

2、京、彝、土家、布依、满、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曾姓名人:

曾参,春秋时孔子弟子。

郡望:鲁国、卢陵、东鲁。

其他:

台湾省曾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曾根、曾我、曾山、曾田等日本姓,这些日本姓中乃含有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全部恢复原姓。

堂号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市、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永丰县,也就是吉水东北地区),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灭国后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5]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武城第”。等。

一、zē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及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京、回、苗、满、傣、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亦作‘鄫’;亦作‘缯’。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望出鲁国。春秋时鲁有曾参,孔丘门人;宋代有曾公亮;清代有曾国藩。

二、céng

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市有分布。(按:曾,作为姓氏多读zēng;“曾”之céng姓,可能因方音而异读,疑即zēng姓。或为zēng姓之分族。)

三、

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4省曾姓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66%。

曾姓起源:系自姒姓。鄫为子爵国,沂州承县(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80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周襄王六年,莒灭鄫,鄫太子巫仕鲁,遂去邑为曾氏,见《世本》。

2、京、彝、土家、布依、满、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曾姓名人:

曾参,春秋时孔子弟子。

郡望:鲁国、卢陵、东鲁。

其他:

台湾省曾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曾根、曾我、曾山、曾田等日本姓,这些日本姓中乃含有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全部恢复原姓。

[ 曾 ]字的同音字 - [ zeng,c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