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ēn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15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109 |
2013年 | 104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104 |
1995年 | 114 | 1987年 | 114 | 1982年 | 113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321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温姓主要源自:己姓、姬姓。
温姓起源一
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温姓起源二
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温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温姓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在北魏 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西元495~496年)由平城(今山西 大同)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强制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族人多改汉字单姓为温氏,逐渐文化上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温姓起源五
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温姓起源六
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康居国国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国,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国。康居国,汉语谐音简称康国,位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 撒马尔罕一带。康居国设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康居国曾有一度兵马强盛,居民多是“赭羯”即战士。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唐高宗以其地设为大唐安西都护府康居都督府,授其首领弗忽曼为都督。
到了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又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居国国王。
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大食国(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阿巴斯王朝)攻破康居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与大食国缔结条约,但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再次上表,请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国。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封乌勒伽之子咄曷为钦化王,后入居中国,文化上逐渐汉化,自取汉字单姓为温氏,世代相传至今。
温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文化上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斡恩真氏,源出蒙古豁罗剌思部,亦称火鲁剌思部,即后来的郭尔罗斯部。在蒙古部摆脱匈奴的控制之后,分为尼鲁温蒙古和迭尔列斤蒙古的时期,弘吉剌惕部人迷薛儿·玉鲁生一子,汉语译音字名叫豁罗剌思,他组织了豁罗剌思氏族,其后人以豁罗剌思为姓氏,成为弘吉剌惕部的分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史料中曾以“火鲁剌思”、“郭尔罗特”等文字出现,在史籍《蒙古秘史》中则以“豁罗剌思”予以表述。在成吉思汗铁木真初兴时期,豁罗剌思部曾反对过他,后来又支持和参加他统一漠北的许多战争。成吉思汗分封领地的时候,豁罗剌思部随同哈布图哈萨尔游牧于 大兴安岭西麓地区和内蒙古高原东部,其定居的一个嘎查(大村,今行政村)汉语译音字名称为斡恩真,遂以地名为姓氏,后有改汉字单姓为温氏者,世代相传。
温姓起源八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译音)之子温喀刺,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温氏,源出明朝时期融于回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今山东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守墓并定居中国。后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来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的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途经德州时瞻拜东王墓,东王第8代孙温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国籍的请求。苏禄王苏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并取两位王子名字的汉语译音字第一个字:温、安为姓入籍中国,温塔刺取名字的汉语译音字首音为汉姓温氏,安都鲁取名字的汉语译音字首音为汉姓安氏。关于该支温氏(安氏)的来龙去脉,在温氏十六世孙温寿文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编修的《温安家乘要录》中作了详细记载,今天颇具研究参考价值。另据回族历史学者薛文波所撰《回回姓氏考》一文记载,河北保定地区安、温两家回族“有安温两家不分之说”,并”自言其先世为蒙古人,来自蒙古安塔拉之温都鲁地区,以地为氏。其先世弟兄二人,改采用汉字姓,系按两地名之首育分安、温二姓。”依据这段‘自言”来看,如将其“蒙古地名”中的汉语译音字的“安塔拉”和“温都鲁”的首字一对换,这便是当时在山东德州的苏禄东王之子“安都鲁”、“温哈刺(塔拉)”。至今,山东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温安(安温)两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采用汉姓’”之共说,显然是同出一脉。“人名”与“地名”之别,只恐是另有原委。显然,山东德州与河北保定的温安(安温)两姓应为同祖同宗。今温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河北地区。(苏禄国东王墓现存于山东德州)
温姓起源九
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长白先民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布特哈志略》记载:
⑴.满族温佳氏,满语拼音为We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⑵.满族温察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撒部,满语拼音为Wen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⑶.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温敦氏、温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拼音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芬(今黑龙江下游绥芬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黑龙江下游下游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称温都尔氏。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孔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⑷.满族温察拉氏,满语拼音为Wencara Hala,世居黑龙江讷穆尔河温察拉屯(今黑龙江上游支流),所改汉字姓即为温氏。
⑸.满族温彻亨氏,满语拼音为Wenceheng Hala,满语“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
⑹.满族温登额氏,亦称文车亨氏、稳赤亨氏、温都尔氏,满语拼音为Wendenge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
⑺.满族温特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温迪掀部,金国时期称女真温迪罕部,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Wentehe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朱舍里(今吉林临江松花江上源塞朱伦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一带)等地,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
温氏枝叶繁茂,玉树临风,约从晋代开始,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近现代以来,不少温氏族人频频向海外迁徙,从而形成了分布于海内外的温氏。
温姓历史发展
先期的温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地区。西周初,温人一支向西迁到甘肃祁连山,与月氏人相遇,成为月氏人中的温部落,再往西迁的温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温宿国,成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朝初,温姓已经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华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汉代的常见姓氏之一。
揭阳温姓分布地图
汉、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温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口急剧减少。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终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族。
宋朝时期,温姓大约有2万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外族统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温姓为宋朝的小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广东和福建三省。南北温姓人口几乎各占一半,全国形成了中原、粤闽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河南为温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50%。
明朝时期,温姓人口激增,大约有近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上升为明朝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这一数据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因此温姓的人口急剧上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这两省温姓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广东三省。江西为温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温姓人口的4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陕、南方粤赣浙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两反向移动,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布的局面。
温姓当代分布情况
当代温姓的人口已达到190余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温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两省,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福建、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山东,这七省的温姓又集中了34%。广东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25%,为温姓第一大省。全国已形成粤赣闽、四川和华北三块温姓人口聚集地区。温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赣闽部分、广西东部部分、浙江南端、湖南温南部、川I甘青交界地区、陕宁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部、京冀西部、 安徽北部。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24%以上,最高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19.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温姓人群。在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区,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08%--0.24%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6%的温姓人群。
海外温姓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汲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三公堂:唐朝时期,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一、温w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壮、回、瑶、土家、布依、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唐叔虞之后。晋郤至为温大夫,号温季,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
2、《姓氏考略》据《唐·温信碑》云:“颛顼裔,为己姓。”
3、又据《魏书》注云:“后魏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此则为鲜卑姓所改。
4、又据《唐书》注云:“唐时康居国王亦姓温。”则此当出自西域。
5、又,为刘姓所改,唐时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按:指五岭以南之地,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免归,改姓温。
6、金代女真族姓,温迪罕曰“温”。见《金史·国语解》。
7、锡伯族之温姓,由温都尔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温”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8、回族之温姓,或住山东德州北营村,乃苏禄国(今菲律宾的一部分)来中国的苏禄东王的后代。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等率340多人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归途中苏禄东王病故於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十余人守坟。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其信奉伊斯兰教,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温姓,即取温嗒刺之首音,谐以汉字“温”而得。汉代有温序,祁人,护羌校尉;唐代有温庭筠,诗人;明代有温体仁,乌程人,东阁大学士。
二、温
温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温姓人口29%。
温姓起源:
1、系自己姓。高阳帝之裔封于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30里)。春秋时狄灭温,温子奔卫,因氏,见《姓考》。
2、系自姬姓,唐叔虞之后,晋大夫狐溱之后。
3、北魏时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
4、金时女真人温迪罕氏汉姓为温。
5、唐时康居国王姓温。
6、唐时彭城长史刘易从,永昌中酷吏周兴诬以死罪,其子刘升流放岭表,免归,改姓温,见《唐书》。
7、明时永乐中菲律宾苏禄东王访中国,归途至德州病逝,次子温哈剌和三子安都鲁留中国守墓,其后有温、安二姓。
8、清贵州安顺府土司温姓,始于明朝。
9、清满洲八旗姓温特赫氏改姓温。
10、锡伯族温都尔氏汉姓为温。
11、台湾土著、布依、土家、黎、壮、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温姓名人:
温疥,汉时栒顺侯。
郡望:太原、汲郡、清河。
温姓古代名人
温平夏朝,即己平,古温国立国者。因在夏朝少康帝复国时消灭有穷王过程中建立大功而被封到温国,乃以国为氏称温平。唐代温彦博家族墓志记载: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其后子孙尊他为温姓得姓始祖。
温季春秋战国,即郄至。因被封于温地,人称温季。其家族显赫,世代任高职于晋国。在与楚进行的鄢陵之战中,出谋献策,身先士卒,为大败楚军立下汗马功劳。因功高震主,遭人猜忌,又忠心不避死,是古来少有之忠臣。
温疥汉朝,史书上最早记载的温姓著名人物。汉功臣,封惸侯。汉王四年,在成皋之战中,破曹咎军。后担任燕相。孙温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而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温序汉朝(?~30),汉朝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曾任州从事。公元26年(东汉建武二年),受平定北州的骑都尉弓里戍赏识推荐,被汉光武帝越级提拔为御史。
温恢三国(178~223),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并任护羌校尉。
温羡汉朝,太原祁人,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祖温恢,曹魏扬州刺史。父温恭,济南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六龙”。
温峤东晋(288~329),太原祁人,东晋名臣、名将。博学能文,工书。咸和初为江州刺史,封始安郡公,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卒于平苏峻之乱,终年41岁。
温子升南北朝(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北魏著名文学家,官至中军大将军。他博览百家,文章清婉。平熙初,对策高第,补御史。有文集35卷。被誉为“北地三才”之一。
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唐朝,太原祁人,唐代名宦。兄弟三人,俱知名于当世。高祖时,彦宏(?~627)参与机务,官吏部尚书,封黎国公;彦博(573~637)初从幽州总管罗艺,后随罗艺降唐,曾被突厥所俘,囚于阴山苦寒之地,归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封虞国公;彦将官至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温璋唐朝,温大雅(彦宏)六世孙,唐代官吏。以父荫累官大理丞,擢邠宁节度使转京兆尹,为政严明,后为直谏贬振州司马
温庭筠唐朝(约801~866),太原祁人,温彦博裔孙,唐代词人和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作赋八叉手而成,时称温八叉。精通音律,诗词风格浓艳,词藻华丽,多写闺情,乃花间派鼻祖。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及《金荃集》。
温仲舒北宋(?~1010),河南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刑部尚书,知审官院,户部尚书等职。大中祥符三年,判昭文馆大学士,命下,卒,年六十七。赠左仆射,谥恭肃。与寇准同进,时人谓之“温寇”。
温日观宋末元初,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末元初画家。僧人,法名子温。善草书,喜画葡萄,须梗枝叶,皆草书法,时人以温葡萄称之。传世《葡萄图》流入日本。
温纯明朝(1539~1607),陕西省三原人,明代名臣。官左都御史,倡诸大臣伏阶泣请皇帝罢矿税,清白奉公,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
温新、温秀明朝,河南洛阳人,明代官吏、诗人。兄温新官户部主事,精于诗;弟温秀亦善诗,官知襄阳府同知。
温体仁明朝(1573~1639),浙江省乌程(今湖州)人,明代宰相。进士及第,历任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崇祯四年入阁,不久升为首辅。其为相八年,崇祯对其恩崇无比,而温对上一味迎合,对下严厉刻薄,几无政绩。
温璜明朝(1585~1645),明代崇祯年间的进士,官徽州府推官,以后起兵拒京师,城破,他全家殉难,他自刎,一日后复活;又绝食五日;后手抉其创而死。义震一时。其母陆氏训言由温璜笔录而成《温氏家训》,世人重之,被收入《四库全书》。
温达清朝(?~1715),满洲镶黄旗人,清代宰相。历任陕西道御史、镶黄旗管旗大臣、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宰相)等职,颇受康熙重用。
温以燠清朝,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清代学者。文章诗词,均斐然可观。工书法,师颜真卿,瘦硬似柳公权。
温文禾清朝,归安(浙江吴兴)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山水宗黄公望,著墨淹润,神韵天然。有《辛夷花馆诗稿》。
温嶠江州刺史
温文宁南宋末年,曾参与护少帝赵昺及崖山战斗
温汝适清朝,乾隆上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嘉庆帝老师
温姓近代名人
温生才广东,嘉应州(今为梅州)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与李佐汉等组织暗杀团,决心刺杀清军水师提督李准,后误杀清广州副都统兼署广州将军孚琦,旋即被捕并被杀害,时年41岁。
温朝钟(1878~1911),咸丰县大路坝下街石门坎人,土家族,庚戌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1911年农历庚戌腊月,在凤池山揭竿起义,曾赶走黔江县令,斩杀武举人孙常礼。但由于消息闭塞,起义准备仓促,兵败遇害于咸丰县破水坪飞龙寺,时年仅33岁。
温子绍清朝,光绪广东军装机器局总办,中国「蚊子船」之父,近代军工业创始人
温肃清末民国,末代皇帝宣统老师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汲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三公堂:唐朝时期,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一、温w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壮、回、瑶、土家、布依、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唐叔虞之后。晋郤至为温大夫,号温季,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
2、《姓氏考略》据《唐·温信碑》云:“颛顼裔,为己姓。”
3、又据《魏书》注云:“后魏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此则为鲜卑姓所改。
4、又据《唐书》注云:“唐时康居国王亦姓温。”则此当出自西域。
5、又,为刘姓所改,唐时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按:指五岭以南之地,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免归,改姓温。
6、金代女真族姓,温迪罕曰“温”。见《金史·国语解》。
7、锡伯族之温姓,由温都尔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温”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8、回族之温姓,或住山东德州北营村,乃苏禄国(今菲律宾的一部分)来中国的苏禄东王的后代。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等率340多人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归途中苏禄东王病故於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十余人守坟。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其信奉伊斯兰教,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温姓,即取温嗒刺之首音,谐以汉字“温”而得。汉代有温序,祁人,护羌校尉;唐代有温庭筠,诗人;明代有温体仁,乌程人,东阁大学士。
二、温
温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温姓人口29%。
温姓起源:
1、系自己姓。高阳帝之裔封于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30里)。春秋时狄灭温,温子奔卫,因氏,见《姓考》。
2、系自姬姓,唐叔虞之后,晋大夫狐溱之后。
3、北魏时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
4、金时女真人温迪罕氏汉姓为温。
5、唐时康居国王姓温。
6、唐时彭城长史刘易从,永昌中酷吏周兴诬以死罪,其子刘升流放岭表,免归,改姓温,见《唐书》。
7、明时永乐中菲律宾苏禄东王访中国,归途至德州病逝,次子温哈剌和三子安都鲁留中国守墓,其后有温、安二姓。
8、清贵州安顺府土司温姓,始于明朝。
9、清满洲八旗姓温特赫氏改姓温。
10、锡伯族温都尔氏汉姓为温。
11、台湾土著、布依、土家、黎、壮、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温姓名人:
温疥,汉时栒顺侯。
郡望:太原、汲郡、清河。
一、温w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壮、回、瑶、土家、布依、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唐叔虞之后。晋郤至为温大夫,号温季,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
2、《姓氏考略》据《唐·温信碑》云:“颛顼裔,为己姓。”
3、又据《魏书》注云:“后魏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此则为鲜卑姓所改。
4、又据《唐书》注云:“唐时康居国王亦姓温。”则此当出自西域。
5、又,为刘姓所改,唐时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按:指五岭以南之地,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免归,改姓温。
6、金代女真族姓,温迪罕曰“温”。见《金史·国语解》。
7、锡伯族之温姓,由温都尔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温”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8、回族之温姓,或住山东德州北营村,乃苏禄国(今菲律宾的一部分)来中国的苏禄东王的后代。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等率340多人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归途中苏禄东王病故於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十余人守坟。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其信奉伊斯兰教,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温姓,即取温嗒刺之首音,谐以汉字“温”而得。汉代有温序,祁人,护羌校尉;唐代有温庭筠,诗人;明代有温体仁,乌程人,东阁大学士。
二、温
温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温姓人口29%。
温姓起源:
1、系自己姓。高阳帝之裔封于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30里)。春秋时狄灭温,温子奔卫,因氏,见《姓考》。
2、系自姬姓,唐叔虞之后,晋大夫狐溱之后。
3、北魏时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
4、金时女真人温迪罕氏汉姓为温。
5、唐时康居国王姓温。
6、唐时彭城长史刘易从,永昌中酷吏周兴诬以死罪,其子刘升流放岭表,免归,改姓温,见《唐书》。
7、明时永乐中菲律宾苏禄东王访中国,归途至德州病逝,次子温哈剌和三子安都鲁留中国守墓,其后有温、安二姓。
8、清贵州安顺府土司温姓,始于明朝。
9、清满洲八旗姓温特赫氏改姓温。
10、锡伯族温都尔氏汉姓为温。
11、台湾土著、布依、土家、黎、壮、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温姓名人:
温疥,汉时栒顺侯。
郡望:太原、汲郡、清河。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汲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三公堂:唐朝时期,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一、温w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壮、回、瑶、土家、布依、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唐叔虞之后。晋郤至为温大夫,号温季,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
2、《姓氏考略》据《唐·温信碑》云:“颛顼裔,为己姓。”
3、又据《魏书》注云:“后魏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此则为鲜卑姓所改。
4、又据《唐书》注云:“唐时康居国王亦姓温。”则此当出自西域。
5、又,为刘姓所改,唐时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按:指五岭以南之地,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免归,改姓温。
6、金代女真族姓,温迪罕曰“温”。见《金史·国语解》。
7、锡伯族之温姓,由温都尔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温”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8、回族之温姓,或住山东德州北营村,乃苏禄国(今菲律宾的一部分)来中国的苏禄东王的后代。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等率340多人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归途中苏禄东王病故於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十余人守坟。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其信奉伊斯兰教,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温姓,即取温嗒刺之首音,谐以汉字“温”而得。汉代有温序,祁人,护羌校尉;唐代有温庭筠,诗人;明代有温体仁,乌程人,东阁大学士。
二、温
温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温姓人口29%。
温姓起源:
1、系自己姓。高阳帝之裔封于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30里)。春秋时狄灭温,温子奔卫,因氏,见《姓考》。
2、系自姬姓,唐叔虞之后,晋大夫狐溱之后。
3、北魏时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
4、金时女真人温迪罕氏汉姓为温。
5、唐时康居国王姓温。
6、唐时彭城长史刘易从,永昌中酷吏周兴诬以死罪,其子刘升流放岭表,免归,改姓温,见《唐书》。
7、明时永乐中菲律宾苏禄东王访中国,归途至德州病逝,次子温哈剌和三子安都鲁留中国守墓,其后有温、安二姓。
8、清贵州安顺府土司温姓,始于明朝。
9、清满洲八旗姓温特赫氏改姓温。
10、锡伯族温都尔氏汉姓为温。
11、台湾土著、布依、土家、黎、壮、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温姓名人:
温疥,汉时栒顺侯。
郡望:太原、汲郡、清河。
其他姓氏
[ 温 ]字的同音字 - [ wen ]
[ 温 ]的同部首字 - [ 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