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ào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23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庙姓主要源自:姬姓。
庙姓庙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宗姬之巴(姬姓巴国),属于以宗庙称谓为氏。所谓宗姬之巴,即是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所叙述的巴族。在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东晋时期著名史学家常璩还在《华阳国志·巴志·馔曰》中记载:“巴国远世,则黄炎之支;封在周,则宗姬之戚亲。”两度肯定了巴国为姬姓之说。巴,为姬姓,这在先秦史籍中可得而征引。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记载:“初,楚共王无冢嫡,有宠子五人,无嫡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使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太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亦见于史籍《史记·楚世家》是记载中。其文中所记的“巴姬”,根据典籍《周礼》中记载的“妇人称国及姓”之制,显然巴为国名,姬为国姓,巴姬即是姬姓巴国嫁予楚国王族的宗室之女。史籍《华阳国志·巴志》全书的记载直到战国年间,巴楚两国的通婚关系尚存,证明了巴国为姬姓之说不误。史称“宗姬之巴”。著名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典籍《说文解字·宀部》中解释:“宗,尊,祖庙也。”宗,即是祭祀祖先的庙主,所表示的完全是父系的血缘关系。因此,由庙到宗的发展是同社会由母系转入父系相适应的。显然,巴有宗姬之称,说明巴人的父系先祖与周人的父系先祖源出一脉,有相同的出生血缘关系,故为同宗之后。
这里所称的“庙姓”,实际就是姬姓,掌管庙堂者,为姬姓家族中最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名者,称“大宗庙”、或“大宗令”、“宗尊主”等,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爵为荣者,以其宗庙为姓氏,称宗氏、庙氏,凸显其家族在氏族中的社会地位,世代相传至今。
注:
姬姓巴国在许多史书和舆地之书中,均被记作“巴子之国”。其所说的“巴子”,据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的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子巴,爵之以子”,这是因为“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的缘故,因此,认为巴国为子爵之说有待商榷。有学者囿于汉朝时期儒家所谓“五等爵”的定制之见,见古史中巴有子称,即误以其“子”为爵位。其实在殷商、西周初期,根本就还没有“五等爵”的爵位制度!所谓“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之制,均为后来诸儒的附会,实不足据,关于“子”,最初应当是儿子一辈的通称,又由此发展出儿子一辈的氏族,在殷商王朝时期的卜辞中所见“子族”、“多子族”均为此意,都是相对于“王族”而言的。当氏族部落收留养子或养子氏族以后,“子”又具备了养子的含义。春秋时期以后,“子”也是男子的通称和尊称,史籍中所见“子某”、“某子”,很多即属此类。因而,历史文献中的“巴子”,按照巴国与西周的关系来看,应当就是子族之意,与所谓的“爵位制”毫无关系。所谓殷爵三等:公、侯、伯。所谓周爵五等:公、侯、伯、子、男。从出土文物所体现的建制来看,殷商晚期、西周时期的爵位高低,大多以“鼎”、“钟”、“磬”的数量来划分,其九、八、七、五、三、一,均为衍数,除去最尊高的“九鼎”,相对于秦汉爵位制度,后人可以视其为公、侯、伯、子、男的递次爵列。
庙姓庙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巴蜀之地酆都城城隍庙主,属于以宗教官职称谓为氏。酆都城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位于四川东部的长江北岸,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其为县制也有一千九百一十多年历史了。酆都城素有“鬼城”、“幽都”之称,传说那里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人避鬼入,因此酆都城天下独有,古木参天,寺庙林立,在庞大的阴曹地府里,仙、道、释、儒,诸神众鬼盘踞各庙,等级森严,各司其职并以苛刑峻法统治着传说中的幽灵世界。相传,在汉朝时期王方平、阴长生两人曾先后于此山之中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后人误读“王、阴”为“阴王”,以至讹传为“阴间之王”。酆都乃“阴曹地府”。山上昔有天子殿、灵霄殿、二仙楼、奈何桥、望乡台、报恩洞、五云洞等名胜古迹。据史籍《云笈七签·洞天福地》记载,酆都城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四十五福地。酆都城后的罗酆山有条“奈河”,是佛教中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史籍《宣室志》中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民间谣传,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奈河桥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酆都城历经苍桑,到了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十五岁的爱新觉罗·载淳在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垂帘下,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先后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而面对外国侵略势力却一昧退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结果天怒人怨,长江洪水泛滥,酆都城全城尽没。
城隍,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中国的国教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近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时期孙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其实“城隍”属于自然之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酆都城早在秦、汉以前就传有酆都大帝,居城隍庙天子殿,说明在公元前就已经在酆都城内建有最早的城隍庙,其职责是统领往来的仙、道、释、儒、诸神、众鬼各庙。其时,尽有古巴国人以敬城隍庙为首要,将持庙维护之人称作“祔庙”,或称“庙祢”、“庙祧”、“庙谟”等,民间俗称“庙祝”、“庙主”。城隍庙及其祀范属于道教,而道不违祀,因此其有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其司职为姓氏者,称庙氏,世代相传至今。历史上有唐朝大臣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朝以后,城隍开始被迅速人格化,人们大多尊奉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绍兴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等。从后唐末帝李从珂开始,在清泰元年(公元934年)敕封城隍为王爵。到了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大明朝廷的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分别封各府、州、县的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
到了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勘正祀典,又诏去城隍的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通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这是因为朱元璋就出生在城隍庙里,所以他对“城隍”极为崇敬。
庙姓庙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魏、晋时期太庙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太庙署,是魏、晋以后所设置的官衙机构,主要职责是掌管宗庙行礼,兼廪牺署事。到了唐朝时期,以太庙之事归宗正卿,撤消了太庙署。到了宋、金、元时期又恢复了太庙署,特别是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精置太庙署,设有太庙令两员,全称是“太庙署令”,俗称“庙尚书”,官职从六品,署下有太庙丞(太庙署丞)两员,官职从七品,还附有太庙吏若干员,皆由蒙古族宗亲担任。此官制在明朝以后被废黜。
在太庙令、太庙丞的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官职称为为姓氏者,称庙氏,世代相传至今。例如在《河南偃师王氏笠、筒、篱王文家谱》中,就记载有其王氏家族的始祖母庙氏老夫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红巾兵变,战争席卷河南、人头滚滚,血泡团团,高楼无人住,良田变草原,珠宝路边放,不如砖瓦片。当朝在山西逼民南迁,把移民集中在大槐树下,军刃迫至河南。第一世:始祖母庙氏,庙尚书之妹,世传八老夫人,携二子自山西潞安府长子县马村迁偃,居治西十里大槐树村……”其所记载的“庙尚书”,就是元朝时期的太庙令,是蒙古族人。
庙姓庙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属于满族改姓汉化。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乌扎喇氏,满语为Ujara Hala,亦称兀札喇氏、吴扎拉氏,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和(撒尔忽卫,今俄罗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俄罗斯黑龙江口庙街一带)、黑龙江沿岸等地区,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蒙语为,蒙古族乌扎喇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乌扎喇氏所冠汉姓多为吴氏、乌氏、武氏、丰氏、关氏、窦氏、法氏、庙氏等,其庙氏是以居地庙噶山之名为汉化姓氏的,世代相传至今。
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酆都为郡望。
今广东省的揭阳市,河南省的濮阳市、洛阳市偃师县,浙江省的绍兴市上虞市,辽宁省的沈阳市陵西区,山西省的子长县等地,均有庙氏族人分布。
酆都洲:即平都县、丰都县、酆都县,今重庆市丰都区。1996年在三合镇(原汇南乡)烟墩堡发掘出砍砸器、凹缺器、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一千余件,经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文物,距今十万年以前,证明早在十万年以前,酆都地域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酆都自建县迄今已历一千九百一十余年历史。周朝时期,境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至秦朝时期,属巴郡枳县(今重庆涪陵);西汉时期,属益州巴郡枳县。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公元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故名。是为丰都建县之始。初置隶属益州巴郡;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公元190~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甲戌,公元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重庆忠县),属益州巴郡;至西晋时期,属梁州巴郡;成汉时期,属荆州巴郡;东晋时期,属梁州巴郡;南朝宋初,属益州巴郡;南齐时期,属巴州巴郡;南梁时期,属楚州临江郡;北朝西魏、北周时期,属临州临江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境属临州临江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属巴东郡临江县。隋恭帝义宁二年(戊寅,公元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隶临州。治所丰都洲在平都山下。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丰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唐乾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时期,隶忠州。北宋真宗时期,丰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宋徽宗政和元年(壬辰,公元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癸丑,公元1131年),丰都县复置。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元朝时期,丰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元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公元1284年),垫江县并入丰都;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期再将垫江县分出。明朝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丰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改名酆都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自涪州分出复置县,隶重庆府忠州。清朝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酆都县为吴三桂大军占领;清康熙十九年(庚申,公元1680年)清军复收。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隶忠州直隶州;清嘉庆七年(壬戌,公元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辛亥革命时期(辛亥,公元1911年),酆都县隶重庆军政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酆都县隶西南区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经周恩来提名建议改县名酆都为丰都。1968~1996年,丰都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7年重庆市成为中央直辖市后,丰都县由重庆市直管。
平都堂:以望立堂,亦称酆都堂、丰都堂。
一、庙(廟)m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景谷、通海,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哈尼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庙(廟)
综合:源出不详。今汉、满、蒙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酆都洲:即平都县、丰都县、酆都县,今重庆市丰都区。1996年在三合镇(原汇南乡)烟墩堡发掘出砍砸器、凹缺器、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一千余件,经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文物,距今十万年以前,证明早在十万年以前,酆都地域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酆都自建县迄今已历一千九百一十余年历史。周朝时期,境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至秦朝时期,属巴郡枳县(今重庆涪陵);西汉时期,属益州巴郡枳县。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公元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故名。是为丰都建县之始。初置隶属益州巴郡;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公元190~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甲戌,公元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重庆忠县),属益州巴郡;至西晋时期,属梁州巴郡;成汉时期,属荆州巴郡;东晋时期,属梁州巴郡;南朝宋初,属益州巴郡;南齐时期,属巴州巴郡;南梁时期,属楚州临江郡;北朝西魏、北周时期,属临州临江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境属临州临江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属巴东郡临江县。隋恭帝义宁二年(戊寅,公元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隶临州。治所丰都洲在平都山下。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丰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唐乾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时期,隶忠州。北宋真宗时期,丰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宋徽宗政和元年(壬辰,公元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癸丑,公元1131年),丰都县复置。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元朝时期,丰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元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公元1284年),垫江县并入丰都;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期再将垫江县分出。明朝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丰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改名酆都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自涪州分出复置县,隶重庆府忠州。清朝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酆都县为吴三桂大军占领;清康熙十九年(庚申,公元1680年)清军复收。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隶忠州直隶州;清嘉庆七年(壬戌,公元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辛亥革命时期(辛亥,公元1911年),酆都县隶重庆军政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酆都县隶西南区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经周恩来提名建议改县名酆都为丰都。1968~1996年,丰都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7年重庆市成为中央直辖市后,丰都县由重庆市直管。
平都堂:以望立堂,亦称酆都堂、丰都堂。
一、庙(廟)m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景谷、通海,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哈尼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庙(廟)
综合:源出不详。今汉、满、蒙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一、庙(廟)m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景谷、通海,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哈尼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庙(廟)
综合:源出不详。今汉、满、蒙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酆都洲:即平都县、丰都县、酆都县,今重庆市丰都区。1996年在三合镇(原汇南乡)烟墩堡发掘出砍砸器、凹缺器、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一千余件,经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文物,距今十万年以前,证明早在十万年以前,酆都地域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酆都自建县迄今已历一千九百一十余年历史。周朝时期,境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至秦朝时期,属巴郡枳县(今重庆涪陵);西汉时期,属益州巴郡枳县。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公元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故名。是为丰都建县之始。初置隶属益州巴郡;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公元190~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甲戌,公元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重庆忠县),属益州巴郡;至西晋时期,属梁州巴郡;成汉时期,属荆州巴郡;东晋时期,属梁州巴郡;南朝宋初,属益州巴郡;南齐时期,属巴州巴郡;南梁时期,属楚州临江郡;北朝西魏、北周时期,属临州临江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境属临州临江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属巴东郡临江县。隋恭帝义宁二年(戊寅,公元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隶临州。治所丰都洲在平都山下。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丰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唐乾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时期,隶忠州。北宋真宗时期,丰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宋徽宗政和元年(壬辰,公元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癸丑,公元1131年),丰都县复置。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元朝时期,丰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元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公元1284年),垫江县并入丰都;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期再将垫江县分出。明朝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丰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改名酆都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自涪州分出复置县,隶重庆府忠州。清朝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酆都县为吴三桂大军占领;清康熙十九年(庚申,公元1680年)清军复收。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隶忠州直隶州;清嘉庆七年(壬戌,公元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辛亥革命时期(辛亥,公元1911年),酆都县隶重庆军政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酆都县隶西南区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经周恩来提名建议改县名酆都为丰都。1968~1996年,丰都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7年重庆市成为中央直辖市后,丰都县由重庆市直管。
平都堂:以望立堂,亦称酆都堂、丰都堂。
一、庙(廟)m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景谷、通海,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哈尼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庙(廟)
综合:源出不详。今汉、满、蒙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其他姓氏
[ 庙 ]字的同音字 - [ miao ]
[ 庙 ]的同部首字 - [ 广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