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lǚ ]

读音:lǚ

拼音:lv

简繁:吕

五笔:kkf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kkf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暂无

结构:上下

郑码:暂无

四角:暂无

区位:3432

统一码:5415

异体字:呂,呂

英汉互译:暂无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472018年472014年45
2013年472007年472006年43
1995年331987年401982年13
明朝32元朝32宋朝14
北宋22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起源

吕姓主要源自:姜姓、高姓、姬姓、任姓。

吕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彊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据史载今河南安阳往北一部分吕姓出自高姓。

吕姓起源二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吕姓起源三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

吕姓起源四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吕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吕姓发源地应在今河南省南阳西一带,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吕姓繁衍应在今陕西西安、及山东东平、寿张,安徽寿县、凤台县等地。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淮南郡: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东平郡: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金华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旋改金华府,治金华(今属浙江省)。民国废府。

晋江郡: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治所在今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

“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淄博、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大同,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声相近,未必改也,故又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古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

2、或以邑为氏。郑樵又注“晋有吕氏,出於魏氏,未知其以字以邑。”《姓氏词典》称:“吕,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春秋时晋国吕锜、吕相,本魏氏所分,以食邑为氏。”

3、郑樵又注:“后魏有比邱氏,改为吕氏”。又云:“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於魏氏;又有叱邱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按:《姓氏考略》引《通志·氏族略》则作:“后魏叱吕氏、后周俟吕陵氏,均改为吕氏。”查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仅得“叱吕”氏,余若“比邱”、“叱邱”、“副吕”皆未载。)望出河东、东平。秦代有吕不韦,阳翟人,秦相;汉代有吕雉,高祖妻;宋代有吕端;明代有吕坤;清代有吕留良。

二、

吕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7%,为中国人口最多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2省吕姓约占全国汉族吕姓人口31%。

吕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至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后为宋所并,子孙以国为氏。一说,吕为周穆王时所封之国(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30里董吕村),姜姓,宣王改为甫,后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

2、春秋时晋有吕氏,分自魏姓。一说,晋大夫魏武子吕錡之子吕相之后有吕氏,见《姓考》。春秋时晋有吕邑(故城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或晋之吕氏系以邑为氏者。

3、春秋时宋有吕氏,出自姜姓之吕。按:春秋时宋有吕邑(故城在今江苏铜山东北,即汉时吕县),当食此邑者之后,以邑为氏,未必非出自姜姓之吕。

4、略阳吕氏,出自汉武都白马之后,氐人。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见《晋书·后凉载记》。

5、北魏时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邻)氏、叱吕引氏均改为吕氏。

6、清满洲人姓。

7、黎、仫佬、彝、回、台湾土著、土、蒙古(255、344)、土家、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吕姓名人:

吕不韦,战国时阳翟人,为秦庄襄王之相,封文信侯。

郡望: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略阳。

其他: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吕姓曾被迫改用宫川、宫本等日本姓,这些姓仍含有吕字以表怀念。1945年,台湾光复,立即恢复其原姓吕。

历史名人

吕姓古代名人

吕尚周朝(前1156~前1017),辅佐六位周王,巩固国家统治,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齐国始祖,东海海滨

吕不韦战国末期(?~前235年),著《吕氏春秋》,杂家代表,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

吕臣秦朝(?前235~前173),重建张楚政权,农民起义将领,世袭父爵新阳侯

吕雉汉朝(前241~前180),

吕母新朝(?~18),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琅琊海曲

吕布东汉(?~198),名将,五原九原

吕蒙东汉,名将,汝南富陂

吕范三国(?~228),东吴名将、大司马,汝南细阳

吕据三国,

吕岱三国(161~256),吴国,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广陵海陵

吕忱晋朝,著《字林》,文学家

吕静晋朝,著《韵集》,音韵学家

吕洛南北朝,北魏,官至羽林中郎将,后封成武侯,代今蔚县

吕光晋朝(337~399),后凉建立者,前秦将领,略阳

吕永吉隋朝,隋文帝时大臣,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吕才唐朝,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博州清平

吕向唐朝,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书法家、学者,甘肃泾川

吕洞宾唐朝,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吕蒙正宋朝(?~1011),状元、宰相,河南洛阳

吕端宋朝(935~1000),宰相,幽州安次

吕夷简宋朝(978~1040),维护国家安定,子公著、公弼,宰相、政治家,封号“申国公”,寿州

吕公著北宋(1018~1089),寿州

吕公弼北宋(1007~1073),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进枢密使,寿州

吕颐浩宋朝(1071~1139),齐州

吕大防北宋(1027~1097),京兆蓝田

吕大临北宋(1044~1091),著古器物图录《考古图》,金石学家,中国考古学鼻祖,京兆蓝田

吕惠卿北宋(1032~1111),王安石变法第二号人物,政治改革家,参知政事,泉州晋江

吕祖谦南宋(1137~1181),六世祖为吕公弼,理学大家,与朱熹、张栻齐名,寿州

吕纪明朝,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浙江鄞县

吕柟明朝(1479~1542),著有《周易说翼》等。著名理学家。陕西高陵

吕坤明朝,著有《呻吟语》《吕坤全集》等,文学家、思想家。官刑部左、右侍郎,河南宁陵

吕大器晚明(1586~1649年),重臣。遂宁北坝

吕天成明朝,著《曲品》,戏曲理论家,浙江余姚

吕留良明末(1629~1683),著述多毁,存《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诗存》。思想家、诗人、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浙江崇德

吕载扬清朝(1752—1825),著名地方乡绅,浙江缙云

吕天俸清朝,曾剿灭了张格尔叛乱,大将,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吕凤子(1886~1959),创办中国最早的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神州美术院,与齐白石齐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吕思勉(1884~1957),著《白话本国史》等,中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江苏常州

吕振羽(1900~1980),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学家,有红色教授之誉,湖南邵阳

吕叔湘(1904-1998),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江苏丹阳

吕紫剑(1893-2012),创编了“八卦浑元养生功”,中国武术家,被誉为“长江大侠”

吕光十六国(337~399),氐族,略阳人,后凉建立者,字世明

吕绍十六国(?~399),氐族,略阳人,后凉第二代皇帝

吕纂十六国(?~401),氐族,略阳人,后凉第三代皇帝

吕隆十六国(?~416),氐族,略阳人,后凉末代皇帝,字永基

吕伯夷虞夏,吕姓始祖

郡望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淮南郡: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东平郡: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金华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旋改金华府,治金华(今属浙江省)。民国废府。

晋江郡: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治所在今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

“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淄博、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大同,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声相近,未必改也,故又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古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

2、或以邑为氏。郑樵又注“晋有吕氏,出於魏氏,未知其以字以邑。”《姓氏词典》称:“吕,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春秋时晋国吕锜、吕相,本魏氏所分,以食邑为氏。”

3、郑樵又注:“后魏有比邱氏,改为吕氏”。又云:“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於魏氏;又有叱邱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按:《姓氏考略》引《通志·氏族略》则作:“后魏叱吕氏、后周俟吕陵氏,均改为吕氏。”查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仅得“叱吕”氏,余若“比邱”、“叱邱”、“副吕”皆未载。)望出河东、东平。秦代有吕不韦,阳翟人,秦相;汉代有吕雉,高祖妻;宋代有吕端;明代有吕坤;清代有吕留良。

二、

吕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7%,为中国人口最多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2省吕姓约占全国汉族吕姓人口31%。

吕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至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后为宋所并,子孙以国为氏。一说,吕为周穆王时所封之国(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30里董吕村),姜姓,宣王改为甫,后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

2、春秋时晋有吕氏,分自魏姓。一说,晋大夫魏武子吕錡之子吕相之后有吕氏,见《姓考》。春秋时晋有吕邑(故城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或晋之吕氏系以邑为氏者。

3、春秋时宋有吕氏,出自姜姓之吕。按:春秋时宋有吕邑(故城在今江苏铜山东北,即汉时吕县),当食此邑者之后,以邑为氏,未必非出自姜姓之吕。

4、略阳吕氏,出自汉武都白马之后,氐人。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见《晋书·后凉载记》。

5、北魏时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邻)氏、叱吕引氏均改为吕氏。

6、清满洲人姓。

7、黎、仫佬、彝、回、台湾土著、土、蒙古(255、344)、土家、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吕姓名人:

吕不韦,战国时阳翟人,为秦庄襄王之相,封文信侯。

郡望: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略阳。

其他: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吕姓曾被迫改用宫川、宫本等日本姓,这些姓仍含有吕字以表怀念。1945年,台湾光复,立即恢复其原姓吕。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淄博、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大同,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声相近,未必改也,故又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古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

2、或以邑为氏。郑樵又注“晋有吕氏,出於魏氏,未知其以字以邑。”《姓氏词典》称:“吕,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春秋时晋国吕锜、吕相,本魏氏所分,以食邑为氏。”

3、郑樵又注:“后魏有比邱氏,改为吕氏”。又云:“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於魏氏;又有叱邱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按:《姓氏考略》引《通志·氏族略》则作:“后魏叱吕氏、后周俟吕陵氏,均改为吕氏。”查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仅得“叱吕”氏,余若“比邱”、“叱邱”、“副吕”皆未载。)望出河东、东平。秦代有吕不韦,阳翟人,秦相;汉代有吕雉,高祖妻;宋代有吕端;明代有吕坤;清代有吕留良。

二、

吕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7%,为中国人口最多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2省吕姓约占全国汉族吕姓人口31%。

吕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至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后为宋所并,子孙以国为氏。一说,吕为周穆王时所封之国(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30里董吕村),姜姓,宣王改为甫,后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

2、春秋时晋有吕氏,分自魏姓。一说,晋大夫魏武子吕錡之子吕相之后有吕氏,见《姓考》。春秋时晋有吕邑(故城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或晋之吕氏系以邑为氏者。

3、春秋时宋有吕氏,出自姜姓之吕。按:春秋时宋有吕邑(故城在今江苏铜山东北,即汉时吕县),当食此邑者之后,以邑为氏,未必非出自姜姓之吕。

4、略阳吕氏,出自汉武都白马之后,氐人。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见《晋书·后凉载记》。

5、北魏时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邻)氏、叱吕引氏均改为吕氏。

6、清满洲人姓。

7、黎、仫佬、彝、回、台湾土著、土、蒙古(255、344)、土家、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吕姓名人:

吕不韦,战国时阳翟人,为秦庄襄王之相,封文信侯。

郡望: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略阳。

其他: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吕姓曾被迫改用宫川、宫本等日本姓,这些姓仍含有吕字以表怀念。1945年,台湾光复,立即恢复其原姓吕。

堂号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淮南郡: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东平郡: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金华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旋改金华府,治金华(今属浙江省)。民国废府。

晋江郡: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治所在今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

“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淄博、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大同,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声相近,未必改也,故又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古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

2、或以邑为氏。郑樵又注“晋有吕氏,出於魏氏,未知其以字以邑。”《姓氏词典》称:“吕,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春秋时晋国吕锜、吕相,本魏氏所分,以食邑为氏。”

3、郑樵又注:“后魏有比邱氏,改为吕氏”。又云:“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於魏氏;又有叱邱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按:《姓氏考略》引《通志·氏族略》则作:“后魏叱吕氏、后周俟吕陵氏,均改为吕氏。”查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仅得“叱吕”氏,余若“比邱”、“叱邱”、“副吕”皆未载。)望出河东、东平。秦代有吕不韦,阳翟人,秦相;汉代有吕雉,高祖妻;宋代有吕端;明代有吕坤;清代有吕留良。

二、

吕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7%,为中国人口最多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2省吕姓约占全国汉族吕姓人口31%。

吕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至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后为宋所并,子孙以国为氏。一说,吕为周穆王时所封之国(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30里董吕村),姜姓,宣王改为甫,后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

2、春秋时晋有吕氏,分自魏姓。一说,晋大夫魏武子吕錡之子吕相之后有吕氏,见《姓考》。春秋时晋有吕邑(故城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或晋之吕氏系以邑为氏者。

3、春秋时宋有吕氏,出自姜姓之吕。按:春秋时宋有吕邑(故城在今江苏铜山东北,即汉时吕县),当食此邑者之后,以邑为氏,未必非出自姜姓之吕。

4、略阳吕氏,出自汉武都白马之后,氐人。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见《晋书·后凉载记》。

5、北魏时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邻)氏、叱吕引氏均改为吕氏。

6、清满洲人姓。

7、黎、仫佬、彝、回、台湾土著、土、蒙古(255、344)、土家、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吕姓名人:

吕不韦,战国时阳翟人,为秦庄襄王之相,封文信侯。

郡望: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略阳。

其他: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吕姓曾被迫改用宫川、宫本等日本姓,这些姓仍含有吕字以表怀念。1945年,台湾光复,立即恢复其原姓吕。

[ 吕 ]字的同音字 - [ l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