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93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208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208 |
1995年 | 212 | 1987年 | 217 | 1982年 | 152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240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宫姓
宫之奇到虞国后,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注:“”,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四世祖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炊后,仁、礼二祖留居濯村。随着人口的发展增加,后世子孙开始逐步外迁扩散。
依据中国的传统习俗,长子长支留守故居。长子仁祖之后裔和礼祖(行三)的长孙诚公之后裔一直在濯村聚居了十六世,至十七世才开始分迁。以近距离为主,向以濯村为中心的周围村庄扩展。濯村,属莱阳市姜疃镇,在五龙河下游左岸,依山环水,土地肥沃,为宫氏一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优厚的环境条件。今天濯村有1500多户、5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宫姓,号称莱阳第一村。
礼祖的次孙谦公,生有6子13孙,后裔先居濯村,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董格庄、西中荆、徐疃庄、穴坊和即墨大韩村、蓬莱宫家庄、平度八里庄等村,其宫姓都是宫谦公的后裔。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他是即墨宫氏,后定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应该是谦公的后裔。
礼祖的季孙诜公,生有9子10孙,先居濯村,其后裔也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瓦马、泽口、栖霞的桃村等地,其宫姓都是宫诜公的后裔。
四世祖义、智(行二、行四)分居在青山村。义祖生福德;智祖生福安,福安生大成。《东莱宫氏族谱》只记录到六世大成公一人,再其后的世系和名讳皆失考。东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青山有5人参加修谱,但正文却无青山的内容。为何失传无考,我问了许多家族父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青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宫栾之子宫文章为青山族支的第一世祖。根据总世系和命名字辈推算,宫栾在东莱宫氏族谱是第十五世祖。如果栾公是大成公的后裔,那么之间就有八世失考。
对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乳山市志》有此记载:金末元初,宫文章由莱阳县濯村迁此立村,以山取名青山。这个记载有错误。首先,《青山宫氏族谱》清晰地记载了自文章公至今天是十五世左右,按至多30年一代人计算,文章公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50年前后,即明朝嘉靖年间时期,而市志记载的时间和人物明显不符。再次,莱阳四世祖宫义、宫智两兄弟是从濯村迁居青山的始迁祖。根据他俩的亲兄弟宫礼中进士在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的记录;又根据今天莱阳宫氏后裔多在三十世左右,以至多30年一代人往回计算,义、智二祖迁居青山的时间应在公元1190年左右。记录和计算的两个时间相符,此时是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的中期。而元朝建立于公元1279年,和1185年相距晚了近100年,时间不符,不可能是在元初。因此,青山的建村,应该是:金朝大定年间(或中期),宫义、宫智两兄弟从莱阳濯村迁此立村。此说是否正确?仅供参考。
青山,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带的中心,乳山河的源头,四面环山,一条狭窄的乳山河谷在村东委蛇而下,环境相对封闭。隐蔽而安全的环境,像一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保证了宫氏子孙在此安静地生息繁衍。今天,青山村有人口600多户,绝大部分是宫姓。
青山村周围的村子,如:马石店、枣林、南马石、台上等村的宫姓,都是由青山迁入。诸往镇的口子、崖后、大龙口、二龙口、岳家、白沙滩镇的八甲等村的宫姓,大部分也是由青山迁入。
青山宫氏,崇武偏文,尚侠仗义。村民有习武的传统,有童谣说:“青山娃娃刚会走,就会演练四门斗。”清朝最后一任大内总管、赐穿黄马褂二人之一、八卦游身连环掌正宗传人、一代武术大师宫保田,即出生在这里。宫炳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曾任陕西省石泉县知县,也是青山人。他与保田一文一武,同光共辉,成为青山宫氏一族的两颗耀眼明星。
四世祖宫信(行五),在金朝中期与四兄长分炊后回迁文登,辞世以后葬在西老茔(文登宫氏祖茔)内,其茔碑在民国时期犹存。信祖生一子福宁。1927年,重修东莱宫氏族谱,文登的占家埠、岭上、石硼子等村有四人参加,但是正文也没有文登族支的内容。当下文登的柳林庄、岭上村、宫家庄等村子的宫姓,一部分应该是四世祖宫信既其子宫福宁的后裔;另一部分应该是始仙祖宫熙儒其他子孙的后裔。昆阳村原名宫家庄,当下虽然没有宫姓居住,但也是宫氏当年的发源地之一。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河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宫gō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景县,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河南之卢氏,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虞大夫宫之奇后。”宫之奇为虞宗室大夫;虞乃姬姓之国,故此之宫氏,当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3、《姓氏词典》注引《新纂氏族笺释》云:“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
4、或为清代满族姓恭嘉氏所改。望出太原。
二、宫
宫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4%。尤以吉林、辽宁、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宫姓约占全国汉族宫姓人口86%。
宫姓起源:
1、系自姬姓。古有宫国,春秋时灭于虞,子孙以国为氏。
2、虞大夫宫子奇之后。
3、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4、清满洲八旗姓恭佳氏后改为宫。满族姓。
5、蒙古族姓。
宫姓名人:
宫志恽,唐时河东令,殿中侍史。
郡望:河东,太原。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河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宫gō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景县,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河南之卢氏,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虞大夫宫之奇后。”宫之奇为虞宗室大夫;虞乃姬姓之国,故此之宫氏,当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3、《姓氏词典》注引《新纂氏族笺释》云:“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
4、或为清代满族姓恭嘉氏所改。望出太原。
二、宫
宫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4%。尤以吉林、辽宁、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宫姓约占全国汉族宫姓人口86%。
宫姓起源:
1、系自姬姓。古有宫国,春秋时灭于虞,子孙以国为氏。
2、虞大夫宫子奇之后。
3、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4、清满洲八旗姓恭佳氏后改为宫。满族姓。
5、蒙古族姓。
宫姓名人:
宫志恽,唐时河东令,殿中侍史。
郡望:河东,太原。
一、宫gō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景县,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河南之卢氏,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虞大夫宫之奇后。”宫之奇为虞宗室大夫;虞乃姬姓之国,故此之宫氏,当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3、《姓氏词典》注引《新纂氏族笺释》云:“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
4、或为清代满族姓恭嘉氏所改。望出太原。
二、宫
宫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4%。尤以吉林、辽宁、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宫姓约占全国汉族宫姓人口86%。
宫姓起源:
1、系自姬姓。古有宫国,春秋时灭于虞,子孙以国为氏。
2、虞大夫宫子奇之后。
3、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4、清满洲八旗姓恭佳氏后改为宫。满族姓。
5、蒙古族姓。
宫姓名人:
宫志恽,唐时河东令,殿中侍史。
郡望:河东,太原。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河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宫gō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景县,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河南之卢氏,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虞大夫宫之奇后。”宫之奇为虞宗室大夫;虞乃姬姓之国,故此之宫氏,当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3、《姓氏词典》注引《新纂氏族笺释》云:“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
4、或为清代满族姓恭嘉氏所改。望出太原。
二、宫
宫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4%。尤以吉林、辽宁、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宫姓约占全国汉族宫姓人口86%。
宫姓起源:
1、系自姬姓。古有宫国,春秋时灭于虞,子孙以国为氏。
2、虞大夫宫子奇之后。
3、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4、清满洲八旗姓恭佳氏后改为宫。满族姓。
5、蒙古族姓。
宫姓名人:
宫志恽,唐时河东令,殿中侍史。
郡望:河东,太原。
其他姓氏
[ 宫 ]字的同音字 - [ gong ]
[ 宫 ]的同部首字 - [ 宀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