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9 | 2018年 | 19 | 2014年 | 19 |
2013年 | 19 | 2007年 | 18 | 2006年 | 19 |
1995年 | 19 | 1987年 | 15 | 1982年 | 238 |
明朝 | 19 | 元朝 | 15 | 宋朝 | 15 |
北宋 | 153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高姓主要源自:姜姓。
高姓起源始祖
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为山东高氏。
源于鲜卑族:
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493~496年)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卑族拓拔部寔娄氏部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城西有单高楼村和双高楼村,猜测为鲜卑族楼氏一脉,并在单高楼村存有高氏祠堂。
在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末期,鲜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东魏大丞相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在其子高洋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废黜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政权后,于同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赐他贵族姓氏为高氏。另外,鲜卑族人元文遥在北齐时期也先后得到国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国王高湛继位有功,北齐天统二年(公元566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氏,亦为河南高氏之一。
十六国时,后燕国王鲜卑族人慕容云改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多有改复姓慕容氏为单姓高氏者,后文化上汉化,是为河北高氏的主流。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南北朝时,先后有鲜卑族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其姓氏就贵为北齐政权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徐子远从此改姓为高氏,其后代后来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满族姓氏中的x佳氏原本都是汉族,汉族被虏为包衣或自愿为奴入旗后,被赐予满族姓氏,其形式就是在自己本来的姓氏后面添加一个佳字。)
满族多啰氏,亦称刁落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 Hala,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高氏、赵氏等。
满族高佳氏,满语为G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满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满语为Gerci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满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多为高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满语为Gorolo 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国氏等。
满族郭尔佳氏,亦称郭罗佳氏、固尔佳氏,满语为Gorgiya Hala,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南部)、长白山区、嫩河(今黑龙江讷河)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顾氏等。
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辽、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属于以国名为氏。羽真氏族部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古燕国扶余氏族的一个分支,本姓扶余氏,西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汉王朝积弱没落,其羽真氏族部落首领高朱蒙(高邹牟)乘机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了高句骊国,朱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历史时期,有汉史称其为“夫余族”。西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高句丽瑠璃明王高类利二十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瑠璃明王迁都城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西秦建弘八年(高句丽长寿王高巨链十四年,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又将都城迁至王险城(今朝鲜平壤)。由于高句骊的国王世为高氏,所以在古代辽东半岛、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存在期间,高氏家族一直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高句骊人,在其五世祖高宗时期归附北魏王朝,世代相传至今。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到了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高句丽宝臧王高宝藏二十六年,公元668年),高句骊国被唐朝军大总管徐世勣(李勣)和安东都护薛仁贵联军所灭,唐军生擒高句丽王及其权相,屠数万,收户口六十九万户,之后唐王朝在王险城设立安东都护府。其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氏族人迁居中原内地,世代沿称高氏相传。
源于冒姓,出自唐朝中叶大时期宦官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属于冒姓为氏。由于高力士是个太监,无子嗣,因此曾收养了一大批巴结他的官宦贵族之子为养子,皆私赐其姓氏为高氏,世代相传。
源于官位:
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高庙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庙令的后裔子孙中,到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庙氏,世代相传。
出自晋朝时期官吏高力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力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传。
汉朝的匈奴句(音勾)王宜冠侯高不识后裔;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改高姓;清朝满洲八旗高佳氏、赫舍里氏、佟佳氏、郭洛罗氏等氏族很多命姓高。回族中则有西域穆斯林入关后改姓高,如元代学者西亚人高亨及子高克恭,其先世为西域回回,随蒙古征服者入关,落籍山西,以高为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逐渐同化为北方的高姓。在南方,则有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哈尼族、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锡伯族、回 族、东乡族、裕固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中的高姓。这些民族的高姓,或是其先祖由汉文化汉化而来,或是按少数民族译音确定,或是接受官方赐姓而得。再有一种或因需依附大族权贵等政治原因而改。比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改高氏,高丽羽真氏改高氏,南北朝鲜卑族元氏、徐氏改高氏等。北齐皇帝高洋,则给当时鲜卑族的元景安、元文遥等功臣,赐予了“高”姓。再就是“高”字开头的复姓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改为单姓“高”,则是历史使然。此外,还有民间过继外姓子女为嗣而改高的,也较普遍。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万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641万;0.9-2.7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719万;不足0.9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人口大约92万。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重庆东部巫山,奉节、湖北大部及利川、湖 南北部、江西、浙江、福 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40.3%。
渤海郡、渔阳郡、广陵郡、河南郡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扬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担任费城宰(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一、高gāo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极广:今北京,河北之衡水、尚义、乐亭,山东之龙口、平邑,吉林之长春,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蒙、回、鲜、傣、彝、壮、水、白、京、黎、苗、土家、高山、布依、仡佬、哈尼、门巴、珞巴、锡伯、东乡、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世本》黄帝臣高元作宫室。当为高姓在之始。”
2、郑樵注云:“姜姓,齐太公六代孙文公之子公子高之孙傒,以王父名为氏。”(按:“齐太公”之称易引起误解,称“齐太公”,多指田和,乃田氏齐之始祖;此之“齐太公”既为“姜姓”当指“姜太公”,姜姓齐之始封君姜尚,号“太公望”。)(3)又注:“(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之后,亦为高氏。”此乃以王父字为氏,亦系出姜姓。
4、《姓氏考略》据《广韵》注云:“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姓氏词典》说解尤明:“战国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妫姓。”齐田乃为帝舜后裔,故为妫姓。
5、《姓氏考略》又注:“高句丽之后。”高句丽,或简作高丽,其后有高氏,此当以国为氏。
6、亦出自高丽。郑樵注云:“高丽羽真氏改为高氏。”
7、为元氏所改。《姓氏考略》注云:“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此当系出鲜卑族之拓跋氏。
8、又注:“高隆之本姓徐氏,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此则为徐氏所改。
9、郑樵又注:“是娄氏改为高氏。”是娄,或作“是楼”,代北姓,一说改为娄(楼)氏。
10、《姓氏考略》据《魏书》注云:“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氏。”此则出自鲜卑族之慕容氏。高阳氏,即古帝颛顼。
11、又《续通志·氏族略》载:“明赐元人姓名:额理音博罗曰高礼。”
12、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佟佳氏、郭洛罗氏、高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高”。见《满族姓氏录》。
13、哈尼族之高姓,居云南之缘春,传说清初有车苗、车山、车者三兄弟,父母双亡,流落他乡。老大车苗来到缘春,在迷克土官手下做“管家”,因讹而为“高家”,遂以“高”为姓。
14、白族之高姓,则源於氏族之图腾崇拜,白族语有“盖恥”,亦作“介恥”,意为鸡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或改单姓“盖”、“高”,乃取“盖恥(介恥)”之首音谐“盖”或音近之“高”而得。
15、锡伯族之高姓,为高佳氏、果尔齐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高”而得。
16、裕固族之高姓,则出自鄂盖尔氏,本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为单姓“盖”、“李”。注(13)——(16)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高
高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2%,为中国人口最多19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七省高姓约占全国汉族高姓人口55%。
高姓起源:
1、黄帝之臣高元作宫室,见《世本》。当为高氏之始。
2、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子孙以邑为氏。一说,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之子公子高,其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威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谥敬仲。
3、春秋时齐惠公之子祁,字子高,其后以高为氏。
4、秀容高氏,出自汉时匈奴句王、宜冠侯高不识之后,以名为氏。匈奴人姓。
5、晋末后燕慕容云为慕容宝之养子,其父高和为高句丽之支庶,自谓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又,高句丽羽真氏后均改为高氏。此均为辽东高氏,源出高丽族。
6、北魏时鲜卑是娄氏后改为高氏。
7、改姓。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又北齐时高隆之原姓徐,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皆见《北齐书》。
8、金时渤海女真人有高氏;又,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亦作那懒氏),汉姓均为高。
9、西夏人姓。
10、北宋时犹太人已大批定居开封,其后裔中有李、赵、石、艾、金、高六姓,其人数约占当时全国犹太人60%。
11、明时赐元人额哩音博罗姓高名礼。
12、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
高姓名人:
高克,春秋时郑大夫。
郡望:渔阳,辽东、广陵、河南、渤海。
变化:南北朝时有高获者自高丽归西魏,北周时赐姓独孤氏。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高姓曾被迫改姓日本高野、高山、高原、高木、高森、高石、高蒲、高光、日高等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即恢复高姓。②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姓日本安川、东野、和田、若村、岛崎、丸山、汤浅等姓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重新选用汉姓高。
高姓古代名人
高侃唐朝,名将,高适的祖父,唐左监门卫大将军,安东都护擒突厥车鼻可汗,灭高句丽。高侃有三子:高崇德、高崇礼、高崇文
高渐离战国,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赐汉朝,司隶校尉
高躬汉朝,蜀郡太守
高顺汉末三国,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
高览三国,河北四庭柱之一,偏将军,东莱侯
高干东汉,并州牧,袁绍外甥。
高沛三国,刘璋麾下名将
高翔三国,蜀汉将领曾随刘备攻打汉中,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杂号大将军,封玄乡侯。
高柔三国,曹魏大臣,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
高欢南北朝,北魏大丞相渤海王北齐神武帝
高澄南北朝,高欢长子,继高欢掌魏朝政。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整顿吏治。平侯景叛乱,吞并两淮,收复颍川
高敖曹南北朝,高欢麾下勇将官至司徒骠骑大将军进爵武城县侯。
高洋南北朝,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长恭南北朝,北齐大将,北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中国古代四大俊男之一。
高颎隋朝,宰相,齐国公尚书左仆射,开隋九老大元帅
高孝基隋朝,吏部侍郎
高开道隋末,义军领袖。公元618年,攻克北平,攻取渔阳,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建都渔阳(今天津蓟县)。
高昙晟隋末,起义军领袖。他本是怀戎县的僧人,趁着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在河北涿鹿等地广招羽翼,聚众数千人起义。高昙晟自称大乘皇帝,国号“佛”,建元法轮,立尼姑静宣为皇后。
高智慧隋朝,越州(治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隋开皇十年(590)起兵自立称帝,第二年被杨素、来护儿镇压,斩首于泉州。
高士廉唐,宰相,申国公,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六,北齐皇室,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唐太宗长孙皇后长孙无忌舅舅
高季辅唐,宰相,蓚县公
高智周唐,宰相,御史大夫,右散骑常侍
高适唐,淮南节度使,渤海县侯,唐朝著名诗人
高崇文唐,宁庆节度使,南平郡王,削平西川刘辟叛乱。
高骈唐末,名将,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唐淮南节度使、渤海郡王,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拥兵十多万,曾大破南诏番兵。数败黄巢军。
高固唐,检校礼部尚书,其高祖父是高侃,检校左仆射,右羽林统军,渤海郡王。
高郢唐,宰相,兵部尚书
高承简唐,右金吾卫大将军,检校尚书右仆射,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
高霞寓唐,名将,唐右金吾卫大将军检校司徒,邠宁军节度使,削平西川刘辟叛乱。
高瑀唐,刑部尚书,检校右仆射,陈许蔡节度使
高釴唐,吏部侍郎,同州刺史,御史中丞
高铢唐,吏部侍郎,河南尹,越州刺史,御史中丞,浙东观察使
高锴唐,吏部侍郎,鄂州刺史,御史大夫,鄂岳观察使
高元裕唐,吏部尚书河南尹襄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渤海郡公,山南东道节度使
高少逸唐,工部尚书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左散骑常侍
高睿唐,赵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平昌县子
高仁厚唐末,名将,唐剑南东川节度使,曾数败黄巢军,讨平西川叛乱。
高璩唐,宰相,东川节度使,兵部侍郎,谏议大夫
高季兴五代十国,南平开国君主
高思继五代,后唐中军都指挥使五代十国第一名枪
高行周五代,后周天雄军节度使,齐王。五代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北宋开国名将高怀德的父亲
高怀德宋,武胜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渤海郡王,宋太祖结拜兄弟,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
高琼宋,武烈王,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
高若讷宋,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枢密使
高化宋,武安军节度使,右屯卫上将军
高文虎宋,兵部侍郎中书舍人,祭酒
高继勋宋,建雄军节度使滑州知州,康王
高遵甫宋,北作坊副使,楚王
高士林宋,普安郡王
高公纪宋,永州防御使集庆留后,枢密副使,新兴郡王
高宣元朝,辽阳人,营国公。
高智耀元朝(约1206~约1271),字显达,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人。高家世代在西夏做官。高智耀的曾祖父高逸,担任过西夏大都督府尹,人称“高令公”。应天四年(1209年),在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战斗中任副元帅,最后战败被俘,不屈而死。他的祖父高良惠,官至右丞相。高智耀本人曾担任过判官,在夏国被蒙古军灭亡前一年高中进士。忽必烈追封其宁国公。
高则诚元,福建行省都事,琵琶记作者。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都是诗人。曾祖是营国公高宣。
高启明,户部右侍郎,明初诗文三大家,北郭十友
高拱明,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富国强兵,振兴朝政。息明塞五十年之烽燧
高攀龙明,刑部侍郎,东林党领袖
高谷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高仪明,礼部尚书,顾命大臣
高斗枢明,陕西巡抚,湖广巡抚,太仆少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高铎明,刑部侍郎
高翀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资善大夫
高举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提督军务
高明明,南京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福建巡抚,大理寺丞
高铨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
高胤先明,监察御史,巡按浙江
高友玑明,光禄寺卿,南京刑部尚书,右都御史,漕运总督,凤阳巡抚
高公韶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户部右侍郎
高叔嗣明,山西左参政,湖广按察使
高第明末,兵部尚书,蓟辽经略
高出明,山西按察使,辽东监军道高名衡,河南巡抚,兵部左侍郎,明亡后殉国。
高名衡明,河南巡抚,兵部左侍郎,明亡后殉国。
高邦佐明末,辽东参政,广宁失守后自尽殉国。
高杰明末,总兵官,太子少傅,世袭锦衣佥事,兴平伯,江北四镇之一。
高弘图明,内阁首辅,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加太傅,四世封诰
高拱极明末,举人,甲申国难殉国
高迎祥明末,农民军领袖闯王
高一功明末,大顺左威武将军,李自成妻弟,明御营前部右军,龙虎将军,联明抗清。
高士奇清,礼部侍郎,康熙帝师
高姓近代名人
高维岳奉系察哈尔特别区都统。
高君宇中共第二、三届中央委员,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
高敬亭中共鄂豫皖根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红二十八军创始人,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
高宗武国民党外交部亚洲司司长。
高魁元中华民国国防部长,陆军一级上将,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
高志航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淞沪会战为中国空军首次击落敌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
高又新中华民国王牌飞行员,击落日本飞机9架。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
渤海郡、渔阳郡、广陵郡、河南郡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扬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担任费城宰(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一、高gāo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极广:今北京,河北之衡水、尚义、乐亭,山东之龙口、平邑,吉林之长春,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蒙、回、鲜、傣、彝、壮、水、白、京、黎、苗、土家、高山、布依、仡佬、哈尼、门巴、珞巴、锡伯、东乡、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世本》黄帝臣高元作宫室。当为高姓在之始。”
2、郑樵注云:“姜姓,齐太公六代孙文公之子公子高之孙傒,以王父名为氏。”(按:“齐太公”之称易引起误解,称“齐太公”,多指田和,乃田氏齐之始祖;此之“齐太公”既为“姜姓”当指“姜太公”,姜姓齐之始封君姜尚,号“太公望”。)(3)又注:“(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之后,亦为高氏。”此乃以王父字为氏,亦系出姜姓。
4、《姓氏考略》据《广韵》注云:“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姓氏词典》说解尤明:“战国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妫姓。”齐田乃为帝舜后裔,故为妫姓。
5、《姓氏考略》又注:“高句丽之后。”高句丽,或简作高丽,其后有高氏,此当以国为氏。
6、亦出自高丽。郑樵注云:“高丽羽真氏改为高氏。”
7、为元氏所改。《姓氏考略》注云:“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此当系出鲜卑族之拓跋氏。
8、又注:“高隆之本姓徐氏,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此则为徐氏所改。
9、郑樵又注:“是娄氏改为高氏。”是娄,或作“是楼”,代北姓,一说改为娄(楼)氏。
10、《姓氏考略》据《魏书》注云:“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氏。”此则出自鲜卑族之慕容氏。高阳氏,即古帝颛顼。
11、又《续通志·氏族略》载:“明赐元人姓名:额理音博罗曰高礼。”
12、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佟佳氏、郭洛罗氏、高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高”。见《满族姓氏录》。
13、哈尼族之高姓,居云南之缘春,传说清初有车苗、车山、车者三兄弟,父母双亡,流落他乡。老大车苗来到缘春,在迷克土官手下做“管家”,因讹而为“高家”,遂以“高”为姓。
14、白族之高姓,则源於氏族之图腾崇拜,白族语有“盖恥”,亦作“介恥”,意为鸡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或改单姓“盖”、“高”,乃取“盖恥(介恥)”之首音谐“盖”或音近之“高”而得。
15、锡伯族之高姓,为高佳氏、果尔齐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高”而得。
16、裕固族之高姓,则出自鄂盖尔氏,本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为单姓“盖”、“李”。注(13)——(16)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高
高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2%,为中国人口最多19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七省高姓约占全国汉族高姓人口55%。
高姓起源:
1、黄帝之臣高元作宫室,见《世本》。当为高氏之始。
2、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子孙以邑为氏。一说,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之子公子高,其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威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谥敬仲。
3、春秋时齐惠公之子祁,字子高,其后以高为氏。
4、秀容高氏,出自汉时匈奴句王、宜冠侯高不识之后,以名为氏。匈奴人姓。
5、晋末后燕慕容云为慕容宝之养子,其父高和为高句丽之支庶,自谓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又,高句丽羽真氏后均改为高氏。此均为辽东高氏,源出高丽族。
6、北魏时鲜卑是娄氏后改为高氏。
7、改姓。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又北齐时高隆之原姓徐,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皆见《北齐书》。
8、金时渤海女真人有高氏;又,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亦作那懒氏),汉姓均为高。
9、西夏人姓。
10、北宋时犹太人已大批定居开封,其后裔中有李、赵、石、艾、金、高六姓,其人数约占当时全国犹太人60%。
11、明时赐元人额哩音博罗姓高名礼。
12、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
高姓名人:
高克,春秋时郑大夫。
郡望:渔阳,辽东、广陵、河南、渤海。
变化:南北朝时有高获者自高丽归西魏,北周时赐姓独孤氏。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高姓曾被迫改姓日本高野、高山、高原、高木、高森、高石、高蒲、高光、日高等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即恢复高姓。②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姓日本安川、东野、和田、若村、岛崎、丸山、汤浅等姓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重新选用汉姓高。
一、高gāo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极广:今北京,河北之衡水、尚义、乐亭,山东之龙口、平邑,吉林之长春,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蒙、回、鲜、傣、彝、壮、水、白、京、黎、苗、土家、高山、布依、仡佬、哈尼、门巴、珞巴、锡伯、东乡、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世本》黄帝臣高元作宫室。当为高姓在之始。”
2、郑樵注云:“姜姓,齐太公六代孙文公之子公子高之孙傒,以王父名为氏。”(按:“齐太公”之称易引起误解,称“齐太公”,多指田和,乃田氏齐之始祖;此之“齐太公”既为“姜姓”当指“姜太公”,姜姓齐之始封君姜尚,号“太公望”。)(3)又注:“(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之后,亦为高氏。”此乃以王父字为氏,亦系出姜姓。
4、《姓氏考略》据《广韵》注云:“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姓氏词典》说解尤明:“战国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妫姓。”齐田乃为帝舜后裔,故为妫姓。
5、《姓氏考略》又注:“高句丽之后。”高句丽,或简作高丽,其后有高氏,此当以国为氏。
6、亦出自高丽。郑樵注云:“高丽羽真氏改为高氏。”
7、为元氏所改。《姓氏考略》注云:“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此当系出鲜卑族之拓跋氏。
8、又注:“高隆之本姓徐氏,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此则为徐氏所改。
9、郑樵又注:“是娄氏改为高氏。”是娄,或作“是楼”,代北姓,一说改为娄(楼)氏。
10、《姓氏考略》据《魏书》注云:“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氏。”此则出自鲜卑族之慕容氏。高阳氏,即古帝颛顼。
11、又《续通志·氏族略》载:“明赐元人姓名:额理音博罗曰高礼。”
12、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佟佳氏、郭洛罗氏、高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高”。见《满族姓氏录》。
13、哈尼族之高姓,居云南之缘春,传说清初有车苗、车山、车者三兄弟,父母双亡,流落他乡。老大车苗来到缘春,在迷克土官手下做“管家”,因讹而为“高家”,遂以“高”为姓。
14、白族之高姓,则源於氏族之图腾崇拜,白族语有“盖恥”,亦作“介恥”,意为鸡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或改单姓“盖”、“高”,乃取“盖恥(介恥)”之首音谐“盖”或音近之“高”而得。
15、锡伯族之高姓,为高佳氏、果尔齐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高”而得。
16、裕固族之高姓,则出自鄂盖尔氏,本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为单姓“盖”、“李”。注(13)——(16)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高
高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2%,为中国人口最多19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七省高姓约占全国汉族高姓人口55%。
高姓起源:
1、黄帝之臣高元作宫室,见《世本》。当为高氏之始。
2、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子孙以邑为氏。一说,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之子公子高,其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威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谥敬仲。
3、春秋时齐惠公之子祁,字子高,其后以高为氏。
4、秀容高氏,出自汉时匈奴句王、宜冠侯高不识之后,以名为氏。匈奴人姓。
5、晋末后燕慕容云为慕容宝之养子,其父高和为高句丽之支庶,自谓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又,高句丽羽真氏后均改为高氏。此均为辽东高氏,源出高丽族。
6、北魏时鲜卑是娄氏后改为高氏。
7、改姓。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又北齐时高隆之原姓徐,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皆见《北齐书》。
8、金时渤海女真人有高氏;又,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亦作那懒氏),汉姓均为高。
9、西夏人姓。
10、北宋时犹太人已大批定居开封,其后裔中有李、赵、石、艾、金、高六姓,其人数约占当时全国犹太人60%。
11、明时赐元人额哩音博罗姓高名礼。
12、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
高姓名人:
高克,春秋时郑大夫。
郡望:渔阳,辽东、广陵、河南、渤海。
变化:南北朝时有高获者自高丽归西魏,北周时赐姓独孤氏。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高姓曾被迫改姓日本高野、高山、高原、高木、高森、高石、高蒲、高光、日高等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即恢复高姓。②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姓日本安川、东野、和田、若村、岛崎、丸山、汤浅等姓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重新选用汉姓高。
渤海郡、渔阳郡、广陵郡、河南郡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扬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担任费城宰(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
一、高gāo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极广:今北京,河北之衡水、尚义、乐亭,山东之龙口、平邑,吉林之长春,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蒙、回、鲜、傣、彝、壮、水、白、京、黎、苗、土家、高山、布依、仡佬、哈尼、门巴、珞巴、锡伯、东乡、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世本》黄帝臣高元作宫室。当为高姓在之始。”
2、郑樵注云:“姜姓,齐太公六代孙文公之子公子高之孙傒,以王父名为氏。”(按:“齐太公”之称易引起误解,称“齐太公”,多指田和,乃田氏齐之始祖;此之“齐太公”既为“姜姓”当指“姜太公”,姜姓齐之始封君姜尚,号“太公望”。)(3)又注:“(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之后,亦为高氏。”此乃以王父字为氏,亦系出姜姓。
4、《姓氏考略》据《广韵》注云:“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姓氏词典》说解尤明:“战国齐太公之后食采於高,因以为氏。”“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妫姓。”齐田乃为帝舜后裔,故为妫姓。
5、《姓氏考略》又注:“高句丽之后。”高句丽,或简作高丽,其后有高氏,此当以国为氏。
6、亦出自高丽。郑樵注云:“高丽羽真氏改为高氏。”
7、为元氏所改。《姓氏考略》注云:“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此当系出鲜卑族之拓跋氏。
8、又注:“高隆之本姓徐氏,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此则为徐氏所改。
9、郑樵又注:“是娄氏改为高氏。”是娄,或作“是楼”,代北姓,一说改为娄(楼)氏。
10、《姓氏考略》据《魏书》注云:“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氏。”此则出自鲜卑族之慕容氏。高阳氏,即古帝颛顼。
11、又《续通志·氏族略》载:“明赐元人姓名:额理音博罗曰高礼。”
12、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佟佳氏、郭洛罗氏、高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高”。见《满族姓氏录》。
13、哈尼族之高姓,居云南之缘春,传说清初有车苗、车山、车者三兄弟,父母双亡,流落他乡。老大车苗来到缘春,在迷克土官手下做“管家”,因讹而为“高家”,遂以“高”为姓。
14、白族之高姓,则源於氏族之图腾崇拜,白族语有“盖恥”,亦作“介恥”,意为鸡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或改单姓“盖”、“高”,乃取“盖恥(介恥)”之首音谐“盖”或音近之“高”而得。
15、锡伯族之高姓,为高佳氏、果尔齐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高”而得。
16、裕固族之高姓,则出自鄂盖尔氏,本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为单姓“盖”、“李”。注(13)——(16)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高
高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2%,为中国人口最多19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七省高姓约占全国汉族高姓人口55%。
高姓起源:
1、黄帝之臣高元作宫室,见《世本》。当为高氏之始。
2、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子孙以邑为氏。一说,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之子公子高,其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威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谥敬仲。
3、春秋时齐惠公之子祁,字子高,其后以高为氏。
4、秀容高氏,出自汉时匈奴句王、宜冠侯高不识之后,以名为氏。匈奴人姓。
5、晋末后燕慕容云为慕容宝之养子,其父高和为高句丽之支庶,自谓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又,高句丽羽真氏后均改为高氏。此均为辽东高氏,源出高丽族。
6、北魏时鲜卑是娄氏后改为高氏。
7、改姓。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又北齐时高隆之原姓徐,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皆见《北齐书》。
8、金时渤海女真人有高氏;又,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亦作那懒氏),汉姓均为高。
9、西夏人姓。
10、北宋时犹太人已大批定居开封,其后裔中有李、赵、石、艾、金、高六姓,其人数约占当时全国犹太人60%。
11、明时赐元人额哩音博罗姓高名礼。
12、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
高姓名人:
高克,春秋时郑大夫。
郡望:渔阳,辽东、广陵、河南、渤海。
变化:南北朝时有高获者自高丽归西魏,北周时赐姓独孤氏。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高姓曾被迫改姓日本高野、高山、高原、高木、高森、高石、高蒲、高光、日高等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即恢复高姓。②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姓日本安川、东野、和田、若村、岛崎、丸山、汤浅等姓者,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重新选用汉姓高。
其他姓氏
[ 高 ]字的同音字 - [ gao ]
[ 高 ]的同部首字 - [ 高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