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í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30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314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361 |
1995年 | 370 | 1987年 | 387 | 1982年 | 313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108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狄姓主要源自:姮姓、姜姓、姬姓。
狄姓是中文姓氏之一,狄姓来源有八个说法:一说狄姓来自阏伯的母亲;一说狄姓来自商末 ;一说狄姓来自西周狄城的国名;一说狄姓来自两周时期官职;一说狄姓来自春秋时期狄虒弥后代;一说狄姓来自唐朝回鹘族赐姓;一说狄姓来自五代时期耶律·赫邈赐姓;一说狄姓来自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狄姓起源一
源于有娀氏,出自商王朝始祖契(阏伯)之母狄,属于以先祖母名字为氏。《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契母曰狄。”狄,亦称娀,是传说中商王朝始祖契(火神阏伯)之母,一作娀简、简狄、女修、简易、简逷,是颛顼之裔有娀氏(山西永济)之女。史书记载,有一次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字的古写。其实,在氏族图腾分类学上,商族为东夷的一个分支,以鳦为图腾,所以有玄鸟生商之说,当由夷族鸟图腾推衍而来。
在契的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其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先祖母之名字为部族称谓者,称狄氏族,后以为姓氏,称狄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远早于周王朝时期形成的狄氏。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狄姓起源二
源于姮姓,出自尚末周初北方民族狄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狄,在唐虞时期封黄帝之后姮姓氏族为狄氏、翟氏,始有狄族,世居北地,后在商王朝时期迁徙西河地区。周王朝时期的狄族,主要活动于齐、鲁、晋、卫各诸侯国之间,后世的子孙中有取族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狄氏,世代相传。公元前的一千年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东汉末期至魏、晋期间,大部分融合于汉族之中,少部分成为后来蒙古民族的先民,“狄”的称谓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在历史上狄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部族汉称为姓氏者,称狄氏,历经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已经是蔚然大族,世代相传至今。在中华民族的姓氏演绎历史上,狄氏家族分衍有许多姓氏,如:狐氏、翟氏、颓氏、泉氏、皐氏、易氏、隗氏、潞氏、红氏、迟氏、屠氏、赤氏、库氏、皐落氏、颓叔氏、库狄氏、义渠氏、贺狄氏、屠各氏、和易氏等等。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ái(ㄓㄞˊ),今读作dí(ㄉㄧˊ)亦可。
狄姓起源三
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成王封炎帝后裔参卢氏在狄城,属于以国名为氏。周朝时期有一参卢氏族,为炎帝后裔,他们的始祖叫做姜孝伯,亦称姜考伯,是周成王姬诵的舅舅。姜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原在参卢(今山东高青)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姜孝伯于狄城(今山东博兴高苑镇,一说在今河北正定),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国,因地在周都北方,因称北狄,其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多有因称狄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狄氏正宗。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ái(ㄓㄞˊ),今读作dí(ㄉㄧˊ)亦可。狄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孝伯为得姓始祖。
狄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狄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狄,是两周时期官吏中下士的称谓,而狄者,则是专指地位比较低下的“乐吏”,也就是演奏宫廷音乐官员中的“配角”,职责包括服侍地位崇高的乐师、修理乐器等。在典籍《礼·祭统》中记载:“狄者,乐吏之贱者也。”
在狄者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狄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狄姓起源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工匠狄虒弥,属于以先族名字为氏。狄虒弥,原名姬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著名将领,大勇士,当时在鲁国军队主帅孟孙蔑属下为将,与孔子之父叔梁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鲁襄公十年农历4月初,晋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鲁襄公、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王寿梦于柤,商讨联盟伐楚等军政大事。晋国大将荀偃、士匄以逼阳国亲楚国为由,坚决请求先予攻占,然后将其赠给宋国大夫向戎作封邑,以期打开联军伐楚的通道。于鲁襄公十年农历4月9日兵临城下实施了包围。遭此一劫,鲁军恼羞成怒。狄虒弥大怒之下将战车上的一只车轮卸下来,蒙上甲皮作盾牌。他左手执盾,右手握戟,独自上阵挑战,人赞“有力如虎”,逼阳国守军无人敢应战。如此“苏而复上者三”,不屈不挠。守军厌倦了,秦堇父才退下阵来,将三截断布做成旌带在军中巡展三日,以示其勇。逼阳城中,虽将士人人奋勇,但终因寡不敌众,于鲁襄公十年农历5月8日城破国亡。在这次战役中,鲁国大将狄虒弥、叔梁纥、秦堇父三人之勇为众诸侯国将士所目睹,各国因此皆不敢小觑鲁国,位于青州的莒国君主黎比公还因此而放弃了进攻鲁国的计划。
在狄虒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称狄虒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狄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狄姓起源六
源于匈奴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北回鹘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唐朝时期,西北部有一著名的回鹘民族,是秦、汉时期古匈奴民族的一个别支。回鹘民族中有一个庞大的分支,被汉史北称高车族,南称丁零族,当时族人中就有以部族称谓为汉化姓氏,称高车氏、丁零氏者。在唐朝中、后期至五代时期,该部分族人逐渐改称为单字汉姓,北方多称为狄氏、南方多称为翟氏,逐渐融合在华夏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而回鹘民族的主体部族,则大多留居新疆、青海地区,逐渐演化为的维吾尔民族。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ái(ㄓㄞˊ),今读作dí(ㄉㄧˊ)亦可。
狄姓起源七
源于契丹族,出自五代时期辽国大将耶律·赫邈,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后梁太祖朱晃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全忠灭唐朝,建立后梁政权,各地不服,纷争竞起,故唐王朝境内大乱,社会进入了五代时期。唐境内乱,居于北方的契丹民族乘机崛起,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并在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建立了大辽国,称辽太祖,积极参与中原势力割据到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农历1月,耶律·阿保机令惕隐耶律·赫邈(耶律·洪古)率军攻陷平州(今河北卢龙)。惕隐,隶属于辽国北面大王官院的主外攻击的军事机构大惕隐司,为惕称(梯里已)的副手,相当于兵团司令。到了农历8月,后唐明宗任命骁将赵德钧为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智勇双全,他先不直接攻击占据平州的契丹军,而是首先自飞狐(今河北涞源)抄了契丹军队的后路,截断其与辽国本部的所有联系,然后一鼓击败耶律·阿保机所部,俘虏了契丹首领耶律·赫邈。
后耶律·赫邈归降于后唐政权,后唐明宗于是赐他姓名为狄怀忠,出任卢龙节度使。耶律·赫邈的后裔因袭汉姓狄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狄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阿鲁科尔沁蒙古的蒙古族毕德兀德氏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爱音狄氏,在明朝后期多冠汉姓为狄氏。
得姓始祖
狄(娀?、简狄)、姜孝伯(姜考伯)、狄虒弥、耶律·赫邈。上古周朝时,有个叫孝伯(亦称考伯)的贵族,被周成王封为狄城的首领,考伯就在那儿建立了狄国,也就是在现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那一带。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而狄姓的始祖孝伯,原来是远古的炎帝的后代,炎帝这一族崇拜牛和凤,黄帝这一族崇拜龙。所以说炎黄子孙也就是凤和龙的子孙。
各支始祖
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梁公,出于太原。是为山西太原狄氏始祖。
狄承烈:字显诒,号东皋(公元1304~1367年),于两广两浙间经商获其赢利,家致巨富。当时闽自陈吊眼作乱,揭竿伏莽之徒尤如猬起,所在攻剽不休,狄承烈不时来太之石圹贸易间就养官署以为常未几方氏兄弟分据台、温、庆元三郡,而陈友定己尽有全闽矣,烽烟满目欲归无路,遂隐于石圹终焉。其子狄务本秉铎东瓯,也因方国珍占领温州,遂卸惠文冠往依父于石圹焉。嗣明太祖皇帝定鼎金陵诏遣沿海居民尽入内地,由是徙太之光明。狄承烈从太原到闽,不是定居福州闽县。而是在两广和闽浙经商期间,曾暂时居住闽县。是太原狄氏之十八世孙,是为福建光明狄氏始祖。
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氏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中国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中国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鬼方为殷周部族名),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中国河北邢台)、卫国(中国河南淇县)。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
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后才销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据明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据《溧阳狄氏宗谱》(1925年修)记载: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由临安而来,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1)治所在郯邑(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2)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 “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3)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天水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梁公堂:狄仁杰两度为唐朝宰相,逝世后被武则天追封为梁国公,始有此堂号。
一、狄d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固安、尚义、景县,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山东博兴西南之高苑镇。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炎帝参卢后有狄氏。”
3、又引《北史》注云:“高车种有狄氏。”
4、又据《五代史》注云:“唐宗赐所俘契丹将惕隐姓狄名怀忠。”
5、又《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志》注云:“系北魏库狄氏所改。”库狄,鲜卑族姓。出自慕容氏。
6、《中国姓氏大全》注云:“春秋时狄国(今)河北正定县之后。”
7、又云:“周代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以族为氏。”
二、狄
狄姓分布: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
狄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封少子于耿城。或云周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慈州(故治在今山西吉县),其后子孙以邑为氏。
2、相传炎帝裔孙参卢之后有狄氏,见《路史》。或即春秋时狄子国(故城在今山东临济)之后,见《广韵》。
3、北魏时改库狄氏为狄氏,见《魏书·官氏志》。高车为赤狄之余种,其族有狄氏。一说,库狄即赤狄之音变,故代北库狄氏源出高车族。
4、北周时少师库狄峙,其先辽东人,本姓段氏,鲜卑匹磾之后,因避难改库狄氏,后徙居代北。此族之后改为狄氏者,系鲜卑族之狄氏。
5、杏城狄氏,出自北魏时羌人,本西州豪族。
6、唐时契丹人惕隐,随东丹慕华归唐,赐姓狄名怀忠。
7、后唐明宗时蕃将特哩兖,赐其姓狄名怀惠,见《旧五代史》。
狄姓名人:
狄虒弥,春秋时鲁大夫。狄仁杰,唐时太原人,高宗初累迁大理丞,后为豫州刺史,神功初官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为唐中兴名臣。
郡望:天水。
狄姓古代名人
狄牙春秋,雍人又叫易牙。齐桓公的幸臣。以善烹调得宠于齐桓公。传说因桓公病,“曾烹其子以进桓公”。汉王充《论衡自纪》:“狄牙和膳,肴无澹味。”,历史记载对狄牙有争议。管仲死,与竖刁、开方专权。桓公死,狄牙等立公子无亏,齐遂大乱。
狄希春秋末期,中山人,他善造酒,能造千日酒,饮后醉千日。据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刘玄石好饮酒,求饮一杯,醉眠千日。唐朝韩,□有诗曰: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狄山汉朝,博士(朝廷主管教育的官)。(《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记载)。
狄青宋朝,字汉臣。汾州西河人。擅长骑马射箭。宝元初年为延州指使,他很勇猛,而且善于谋略,范仲淹等人对他很看重。范仲淹给他讲解《左氏春秋》,狄青于是开始读书,不久以后就精通兵法。因为他表现突出,被擢升为枢密副使。一生之中打过二十五战。其中以皇祐四年上元夜袭击昆仑关一战最为著名。嘉祐二年逝世,享年49岁。
狄仁杰唐朝,字怀英,太原人。高宗的时候为大理丞。后又做过豫州刺史、洛州司马。天授二年,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监狱,后来他秘密的叫他的儿子伸冤才得以免罪。但还是被贬为彭泽令。到了神功元年的时候又恢复了他的职位。他身居要职的时候举荐了好多有才能的人,例如张瑾之、敬晖、姚崇等,都是中兴名臣。狄仁杰有很好的判断人才的能力,武则天到了晚年的时候,她很想把她这个皇位留给武氏,但是她征求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就给她讲了,说你作为武氏来讲是一个姑姑,作为李氏来讲你是他的母亲,那么他是会继嗣,永久地继嗣姑姑呢?还是会继嗣母亲呢?他就婉转地告(诉)给武则天,一定要立李氏王朝的儿子们去做太子,不要立武氏。因为武则天听信了狄仁杰的劝告,最后使唐王朝就一直兴盛地传流下来了。狄仁杰不仅确立了自己在唐王朝的地位,而且还发现并提拔了一批杰出的政界人才。死后被追赠为梁国公。
狄葆贤清朝,字楚青,江苏省溧阳人。戊戌变法的时候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交往。宣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以后,逃亡日本。清朝光绪十六年返回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正气会。组织自立军,策划在沿长江各省起兵“勤王”。事情败露后,集资从事新闻事业,并于光绪三十年在上海创办《时报》,以陈冷为主笔,宣传保皇立宪,是二十世纪初我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光绪三十四年任江苏訾议局议员。1911年在北京发刊京津版《时报》。后来专攻佛学,尤其喜好诗词书画,著有《平等阁笔记》和《平等阁诗话》等。
狄姓近代名人
狄膺(1895-1964),江苏太仓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0年留学法国,加入国民党。1925年毕业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宣传部部长、江苏省党部指导委员、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三处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历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4年3月15日在台北病逝。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1)治所在郯邑(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2)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 “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3)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天水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梁公堂:狄仁杰两度为唐朝宰相,逝世后被武则天追封为梁国公,始有此堂号。
一、狄d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固安、尚义、景县,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山东博兴西南之高苑镇。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炎帝参卢后有狄氏。”
3、又引《北史》注云:“高车种有狄氏。”
4、又据《五代史》注云:“唐宗赐所俘契丹将惕隐姓狄名怀忠。”
5、又《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志》注云:“系北魏库狄氏所改。”库狄,鲜卑族姓。出自慕容氏。
6、《中国姓氏大全》注云:“春秋时狄国(今)河北正定县之后。”
7、又云:“周代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以族为氏。”
二、狄
狄姓分布: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
狄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封少子于耿城。或云周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慈州(故治在今山西吉县),其后子孙以邑为氏。
2、相传炎帝裔孙参卢之后有狄氏,见《路史》。或即春秋时狄子国(故城在今山东临济)之后,见《广韵》。
3、北魏时改库狄氏为狄氏,见《魏书·官氏志》。高车为赤狄之余种,其族有狄氏。一说,库狄即赤狄之音变,故代北库狄氏源出高车族。
4、北周时少师库狄峙,其先辽东人,本姓段氏,鲜卑匹磾之后,因避难改库狄氏,后徙居代北。此族之后改为狄氏者,系鲜卑族之狄氏。
5、杏城狄氏,出自北魏时羌人,本西州豪族。
6、唐时契丹人惕隐,随东丹慕华归唐,赐姓狄名怀忠。
7、后唐明宗时蕃将特哩兖,赐其姓狄名怀惠,见《旧五代史》。
狄姓名人:
狄虒弥,春秋时鲁大夫。狄仁杰,唐时太原人,高宗初累迁大理丞,后为豫州刺史,神功初官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为唐中兴名臣。
郡望:天水。
一、狄d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固安、尚义、景县,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山东博兴西南之高苑镇。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炎帝参卢后有狄氏。”
3、又引《北史》注云:“高车种有狄氏。”
4、又据《五代史》注云:“唐宗赐所俘契丹将惕隐姓狄名怀忠。”
5、又《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志》注云:“系北魏库狄氏所改。”库狄,鲜卑族姓。出自慕容氏。
6、《中国姓氏大全》注云:“春秋时狄国(今)河北正定县之后。”
7、又云:“周代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以族为氏。”
二、狄
狄姓分布: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
狄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封少子于耿城。或云周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慈州(故治在今山西吉县),其后子孙以邑为氏。
2、相传炎帝裔孙参卢之后有狄氏,见《路史》。或即春秋时狄子国(故城在今山东临济)之后,见《广韵》。
3、北魏时改库狄氏为狄氏,见《魏书·官氏志》。高车为赤狄之余种,其族有狄氏。一说,库狄即赤狄之音变,故代北库狄氏源出高车族。
4、北周时少师库狄峙,其先辽东人,本姓段氏,鲜卑匹磾之后,因避难改库狄氏,后徙居代北。此族之后改为狄氏者,系鲜卑族之狄氏。
5、杏城狄氏,出自北魏时羌人,本西州豪族。
6、唐时契丹人惕隐,随东丹慕华归唐,赐姓狄名怀忠。
7、后唐明宗时蕃将特哩兖,赐其姓狄名怀惠,见《旧五代史》。
狄姓名人:
狄虒弥,春秋时鲁大夫。狄仁杰,唐时太原人,高宗初累迁大理丞,后为豫州刺史,神功初官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为唐中兴名臣。
郡望:天水。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1)治所在郯邑(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2)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 “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3)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天水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梁公堂:狄仁杰两度为唐朝宰相,逝世后被武则天追封为梁国公,始有此堂号。
一、狄d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固安、尚义、景县,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山东博兴西南之高苑镇。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炎帝参卢后有狄氏。”
3、又引《北史》注云:“高车种有狄氏。”
4、又据《五代史》注云:“唐宗赐所俘契丹将惕隐姓狄名怀忠。”
5、又《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志》注云:“系北魏库狄氏所改。”库狄,鲜卑族姓。出自慕容氏。
6、《中国姓氏大全》注云:“春秋时狄国(今)河北正定县之后。”
7、又云:“周代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以族为氏。”
二、狄
狄姓分布: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
狄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封少子于耿城。或云周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慈州(故治在今山西吉县),其后子孙以邑为氏。
2、相传炎帝裔孙参卢之后有狄氏,见《路史》。或即春秋时狄子国(故城在今山东临济)之后,见《广韵》。
3、北魏时改库狄氏为狄氏,见《魏书·官氏志》。高车为赤狄之余种,其族有狄氏。一说,库狄即赤狄之音变,故代北库狄氏源出高车族。
4、北周时少师库狄峙,其先辽东人,本姓段氏,鲜卑匹磾之后,因避难改库狄氏,后徙居代北。此族之后改为狄氏者,系鲜卑族之狄氏。
5、杏城狄氏,出自北魏时羌人,本西州豪族。
6、唐时契丹人惕隐,随东丹慕华归唐,赐姓狄名怀忠。
7、后唐明宗时蕃将特哩兖,赐其姓狄名怀惠,见《旧五代史》。
狄姓名人:
狄虒弥,春秋时鲁大夫。狄仁杰,唐时太原人,高宗初累迁大理丞,后为豫州刺史,神功初官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为唐中兴名臣。
郡望:天水。
其他姓氏
[ 狄 ]字的同音字 - [ di ]
[ 狄 ]的同部首字 - [ 犭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