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dài ]

读音:dài

拼音:dai

简繁:代

五笔:WAY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WAY

笔画:5画

吉凶:吉

仓颉:OIP

结构:左右

郑码:NHS

四角:23240

区位:2090

统一码:4EE3

异体字:

英汉互译:replace,replacement(of person or generation >,),era,generation

笔顺:撇、竖、横、斜钩、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672018年2014年110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361987年1982年117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起源

代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代姓渊源1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的大戴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少典氏第十五代、黄帝轩辕氏第四代帝喾高辛氏的次妃有娀氏,生契为尧司徒,封于商,成为商王朝之祖,赐姓子氏。从契到汤共传了十四代,恰好与夏相始终。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王朝。契,又名阏伯,曾辅佐大禹治水,因有功封于商丘火正,为中国天文历法创始祖,死后葬于商丘,即阏伯台。阏伯又称火神台、火星台、台形如墓,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三里的王坟乡,墓(台)根基长约二百七十米,高三十五米,全为夯土筑成,台上有祭阏伯庙、大殿拜厅、东西禅台门、配房、钟鼓楼等,台下盖有花戏楼,属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135~1138年)所建,明、清两朝均有修缮,现代又修葺一新,每年农历1月7日成太古庙会,四面八方群众前来朝台,热闹非凡。商汤之后,由太甲到太龙,是商王朝巩固和发展时期。汤的孙子太甲在位时还发生过伊尹放太甲的故事,此后商王朝的统治很稳固。盘庚在位时曾几次迁都,最后定都在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王朝也叫做殷朝,迁都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商王朝共传十七代,三十五王,存在了约六百年。

周武王灭了殷商王朝之后,有不少殷商的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大戴氏国的后人本就为殷氏,但为了纪念故国,后来就有改殷氏为戴氏者,再后有简笔写作“代”者。该支代氏出自河南,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代姓渊源2

源于子姓,出自商汤的后裔微子启,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在西周初期,周公旦在平定了“管蔡之乱”后,赐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于商王朝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子启后来建立了宋国。传岛宋国的第十一代君主名子撝,于周宣王姬静(姬靖)二十九年(公元前799年)即位,至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后被周宣王赐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自此,中华大地又有了一支代(戴)氏。宋戴公的后裔有戴(代)、宋、武、宣、穆、萧、庄、乐、石、华、皇、皇甫、东乡、桓、向、钟、宗、目夷、目、鱼、墨台、墨、司城、右师、舍、老、朔、祝其、仲、荡、边、锡、司马、司寇、司徒、司、鳞等等一百多个姓氏。

宋戴公逝世后,宋国君位传给子司空,即宋武公(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其庶子一支子孙遂以宋戴公的谥号“戴”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丁兴旺,史称正宗的河南代氏,后有简笔写作“代”者。子姓代氏族人大多尊奉宋戴公为一世祖。

代姓渊源3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载,春秋时期有一古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大封宗族子弟和异姓功臣,并追封五帝时名君、名臣之后为诸侯。到了周成王姬诵即位之后,辅佐成王的周公在东征后,又分封了一批诸侯,戴国大约就是周朝初年由周王室子弟受封后建立的。这在史籍《世本》中记载:“戴氏,古戴子国,姬姓之后。”关于古戴国的地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戴,故国在陈留”。史籍《春秋》中记载:“戴国,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而史籍《汉书》中记载:“梁国甾县,故戴国。”应劭曰:“章帝改曰考城。”自东汉章帝刘炟改甾县为考城,迄1954年考城、兰封两县合并为兰考,其间经历了长达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虽然北魏、北齐和五代梁时几度易名,时间均极短暂。原考城县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一带。戴国灭亡后,戴国王族子孙以及一些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怀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戴氏,后有简笔写作“代”者。该支代氏也是出自河南。

姬姓代氏族人皆尊奉戴于隐公为得姓始祖。

代姓渊源4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孙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⑵.蒙古族戴卜罗氏,亦称岱簸罗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部,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bolo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⑶.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⑷.蒙古族塔塔儿氏,亦称塔塔喇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另外,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陈蒙古八旗的一支部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其后人取汉字“戴”为姓氏,称戴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代姓渊源5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黑龙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于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西丰)、浑郭(今辽宁西丰小清河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艾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满语为Usun Hala,满汉义“水”,源出金国时期称女真温古孙氏(吾古孙氏、乌孙氏),以部为氏,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多为戴氏、孙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查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代姓渊源6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鄂温克族涂克冬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kedong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戴氏、涂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代姓渊源7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陈蒙古八旗的一支,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戴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戴氏,世代相传至今,今皆有简笔写作“代”者。

代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十位,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先秦时期,戴姓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繁衍发展,戴撝数传至戴云升时,戴云升由宋迁居谯郡亳州,之后世代留于此,并形成戴姓历史上的第一个郡望——谯郡。西汉时,戴姓有从豫东迁豫南的,如时称“关东人豪”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人。而世居谯郡的戴姓为避战乱由亳南迁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并形成广陵郡望。另有一支由豫东迁山东半岛,因这里原是齐国故地,有济水和黄河交汇,这支戴姓以济会为郡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广陵戴姓有戴烈因担任三国时吴的左将军而徙江南,其孙戴渊被司马睿引为心腹,而居建康(今江苏南京)。随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烽火连天,中原戴姓大举南迁,谯郡戴姓也有被迫南迁者,居谯郡钅至县(今安徽宿县)的戴逵南迁至会稽嵊县西南,东晋时的戴洋为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东)人,后迁湖北荆州并定居。可见,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姓不仅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而且有徙居今安徽、湖北的。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陈元光婿为戴君胄,为将佐,子为戴仁,父子二人自河南固始随军征讨,后在福建落籍,是为戴姓入闽之始。盛唐之际,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戴姓在陕西、山西、湖南、江西等地均得以发展繁衍。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侵扰,原居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戴姓人有南迁福建、广东者。蕉岭一世祖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广东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昌盛,传至十二世,有仁忠、仁恭兄弟迁往台湾屏东,十三世、十四世中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高雄、新竹、桃园、内浦等地。明洪武年间,戴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于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江苏等地。清代时还有福建戴姓陆续不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姓族人移居海外者。如今,戴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以江苏、浙江两省为多,这两省的戴姓人口占到全国汉族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广陵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东周时期,宋国贵族戴云升迁居谯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谯国堂号源此。

独步堂: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避贵堂:同独步堂。

一、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龙口,广西之田林、灌阳,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满、回、彝、傣、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古代郡,翟国也。在常山北,今代州是也。称王,为赵襄子所灭。其遗族以代为氏。”此以国为氏,出自夷狄少数民族。其地当在今河北之蔚县。

2、藏族之代姓,源於氏族,以族为姓。相传聂赤赞普为天神之子下主人间,他制订了礼仪,区分了尊卑。自此而后,出现了第一个王族。藏语为“代”。后以为姓。

二、

代姓分布:分布较广。大陆很多地方随意改“戴”为“代”,致使姓代人数大增。代、戴为两个不同的姓,不应将戴写成代。

代姓起源:

1、周时代国(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2、代北姓。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见《魏书》。

3、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又,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那尔塞之妻为代氏。今满族姓。

4、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代姓名人:

代举,战国时赵人。代武,汉时京兆尹。

郡望:常山。

历史名人

郡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广陵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东周时期,宋国贵族戴云升迁居谯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谯国堂号源此。

独步堂: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避贵堂:同独步堂。

一、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龙口,广西之田林、灌阳,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满、回、彝、傣、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古代郡,翟国也。在常山北,今代州是也。称王,为赵襄子所灭。其遗族以代为氏。”此以国为氏,出自夷狄少数民族。其地当在今河北之蔚县。

2、藏族之代姓,源於氏族,以族为姓。相传聂赤赞普为天神之子下主人间,他制订了礼仪,区分了尊卑。自此而后,出现了第一个王族。藏语为“代”。后以为姓。

二、

代姓分布:分布较广。大陆很多地方随意改“戴”为“代”,致使姓代人数大增。代、戴为两个不同的姓,不应将戴写成代。

代姓起源:

1、周时代国(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2、代北姓。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见《魏书》。

3、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又,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那尔塞之妻为代氏。今满族姓。

4、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代姓名人:

代举,战国时赵人。代武,汉时京兆尹。

郡望:常山。

姓氏源流

一、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龙口,广西之田林、灌阳,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满、回、彝、傣、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古代郡,翟国也。在常山北,今代州是也。称王,为赵襄子所灭。其遗族以代为氏。”此以国为氏,出自夷狄少数民族。其地当在今河北之蔚县。

2、藏族之代姓,源於氏族,以族为姓。相传聂赤赞普为天神之子下主人间,他制订了礼仪,区分了尊卑。自此而后,出现了第一个王族。藏语为“代”。后以为姓。

二、

代姓分布:分布较广。大陆很多地方随意改“戴”为“代”,致使姓代人数大增。代、戴为两个不同的姓,不应将戴写成代。

代姓起源:

1、周时代国(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2、代北姓。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见《魏书》。

3、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又,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那尔塞之妻为代氏。今满族姓。

4、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代姓名人:

代举,战国时赵人。代武,汉时京兆尹。

郡望:常山。

堂号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广陵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东周时期,宋国贵族戴云升迁居谯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谯国堂号源此。

独步堂: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避贵堂:同独步堂。

一、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龙口,广西之田林、灌阳,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满、回、彝、傣、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古代郡,翟国也。在常山北,今代州是也。称王,为赵襄子所灭。其遗族以代为氏。”此以国为氏,出自夷狄少数民族。其地当在今河北之蔚县。

2、藏族之代姓,源於氏族,以族为姓。相传聂赤赞普为天神之子下主人间,他制订了礼仪,区分了尊卑。自此而后,出现了第一个王族。藏语为“代”。后以为姓。

二、

代姓分布:分布较广。大陆很多地方随意改“戴”为“代”,致使姓代人数大增。代、戴为两个不同的姓,不应将戴写成代。

代姓起源:

1、周时代国(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2、代北姓。北魏太祖时乙弗部帅代题,见《魏书》。

3、清满洲八旗姓戴佳氏改为代姓。又,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那尔塞之妻为代氏。今满族姓。

4、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代姓名人:

代举,战国时赵人。代武,汉时京兆尹。

郡望: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