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o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103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潮姓主要源自:姬姓。
潮姓潮姓起源一
源于有巢氏,出自帝尧时期有巢父,属于以先祖称号避难改姓为氏。潮氏原本为北方巢氏一族,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南渡,才在江南落居。目前安庆潮氏多为同一支,先祖居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原为巢氏。相传,潮氏上祖为有巢父,尧帝时期是一位隐士,久居深山老林,有大智慧。他倚树筑巢而寝,后因拒绝尧帝让位而出名,被称作有巢父。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有巢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巢氏。南宋时期,为避战乱纷扰,江西洪都的巢氏族人避入长江岸滨,分别改姓为“潮”、“晁”二氏。其最初移民至安徽安庆的时间,约在明朝洪武初年,移居起始地点也同其它安庆移民一样,由江西瓦屑坝走水路离开老家。安庆潮氏的一世祖潮善长,携家眷横穿鄱阳湖直入长江,顺流而下,过雁汊镇后,江面豁然开阔,木桅帆船借四月轻轻风力,渐渐驶近安庆西城外白云缭绕的万松山。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潮善长远远看见老城门巍峨壮观,心当时就动了一下。这一动,就为潮氏在安庆七百余年的发展,写下了深刻历史的一笔。
潮姓潮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弃,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黄帝轩辕氏有一曾孙名帝喾,帝喾的夫人姜尤(女修)外出游玩时,因踩了野人的脚印而怀孕,十月后生下一子。姜尤曾几次将这个孩子抛弃,但孩子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于是姜尤又抱回家中精心抚养,取名为“弃”,以纪念他被遗弃的经历。弃长大成人后表现出超群的才智,他让部落的人结束了流动不定的游牧生活,教他们种植庄稼,开荒种田,成为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农业神。虞舜见弃功勋卓著,便让他担任稷官,主管农业,并封他于邰(今陕西武功),史称“后稷”。后稷在邰邑积极发展农业,使自己的部落成为一个著名的农业部落。后稷的裔孙发现了公鸡叫更与时辰的关系,合理安排人们的劳动作息时间,因此叫?太王,即周太王古公亶父,后为狄族所逼,率领族人迁到陕西岐山下的?原,从此称为潮族。“?”就是一种土鸡,传说其名叫“伺?”,会在河流将要涨水时提前鸣叫,令人们提前预防洪水,在上古读音作zhōu(ㄓㄡ),即“周”,因此其族人改称周族。由于后稷开创有功,后来便被周族人尊称为始祖。今位于陕西武功县的教稼台,就是后人为纪念后稷而建立的。
周族后来分衍为姬周和?周两支,姬周一族建立了周王朝,家族显赫,而?周一族一直默默无闻。“?”字就是“潮”的古体字,后称潮氏,世代相传至今。姬姓潮氏族人皆尊奉后稷为得姓始祖。
潮姓潮姓起源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北魏皇族普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北魏皇族普氏家族、普乃氏、普屯氏、普周氏等,多改汉姓为周氏、潮氏等。
潮姓潮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唐朝时期周赧王后裔,属于以避讳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有上古东周末代君王周赧王姬延(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的姬姓后裔子孙,居潮阳县(今广东汕头潮阳区),为了避唐玄宗李隆基名字的音讳,遂以居邑名称改姓为潮氏,其后裔子孙因袭潮氏,世代相传至今。
潮姓潮姓起源五
源于姬姓,出自唐朝末期荆南节度使成汭,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据史籍《五代史》记载:“青州人成汭,被赐潮氏。”成汭,曾因在家乡杀人亡命,更其姓名为郭禹。唐僖宗李儇光启元年(公元885年),郭禹加入割据复、岳二州、自称刺史的原淮南军主将张瑰部下,为其牙将,作战十分慓悍。后来张瑰惧怕其过于骁勇,欲杀之绝患,成汭遂自率亲兵千人离开张瑰,袭占归州(今湖北秭归),之后据之自称刺史。当年农历4月,归州刺史郭禹击破荆南(今湖北荆州、秭归、宜昌一带),驱逐了军阀王建肇。唐僖宗诏令以郭禹为荆南留后,以其名“汭”之意赐姓潮氏。唐末籓镇各务兵力相残,莫以养民为事,当时荆南地区兵荒之余,止有十七家人户。独有荆南留后郭禹厉精为治,抚集凋残,通商务农,晚年殆及万户。另有华州(今陕西关中地区)刺史韩建二人积极招抚流散,劝课农桑,数年之间,所辖之境民富军赡。时人谓之“北韩南郭”。后来,秦宗权的别将常厚占据了夔州(今重庆奉节),郭禹与其将汝阳许存攻夺之。久之,朝廷以郭禹为荆南节度使,郭禹遂上奏恢复姓名为成汭。
在成汭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有以先祖受赐姓氏为荣者,仍称潮氏,世代相传至今。
潮姓潮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海佳氏,亦称珂里叶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i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海氏、潮氏等。该支潮氏鼻祖为海潮龙,满洲蒙古镶蓝旗人,初随平西王吴三桂入云南,后吴三桂叛清,海潮龙以伪鹤丽将军率先投诚,累官至贵州大定总兵。在海潮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行辈字为姓氏者,称潮氏,世代相传至今。
潮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位,总人口虽然很少,但郡望却很多,多以汝南、沛国、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武功、皖郡为郡望,其特点是与姬姓、周氏同郡望。潮氏族人的的最初发源地在今陕西省渭河平原一带。
秦、汉时期,潮氏族人主要以河南、陕西为中心地带繁衍生息,后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秦朝时期,有河南临汝的潮氏族人迁往江苏沛县。西汉时期,有河南叶县潮氏族人迁往河南平舆县,到汉朝末期,该支潮氏族人中又有迁往安徽庐江地区的,河南的潮燕在汉时迁往山东任太守。这一时期,潮氏族人已活动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且以河南为主要族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大规模的南迁使得潮氏族人也卷入其中,于是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有了潮氏人活动的足迹。在晋朝时期,有潮访出任江西浔阳梁州刺史;南朝宋有潮毅在江西临川郡任太守之职。
隋、唐时期,潮氏族人有了大范围的分布与发展。唐朝初期,潮氏族人有随着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此为潮氏族人最初入闽者。在唐僖宗执政时期(),又有潮氏族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而后移居广东者。这一时期,潮氏族人呢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地区。
宋、元时期,潮氏族人最为显著的特点仍是南迁,以致于此期潮氏名人多出于南方,如哲学家潮敦颐、词人潮邦彦、音韵学家潮德清等。
明、清时期,是潮氏族人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兴盛的时期,台湾、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了潮氏族人居住。据史书记载,明朝初期潮正行五兄弟从江西迁到贵州麻阳。清朝初期则有福建人潮延郡迁入台湾岛,广东人潮朝德居于台湾。从此以后,潮氏族人可谓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
据家谱文献《皖怀潮氏宗谱》记载:“明初,善长公迁皖,见龙山巍之,长江浩之,南岭之阳,大有佳气,俗醇土沃,舍此奚适,遂率其子若孙而家焉”。潮氏东迁的真相远不是这般诗情画意。元朝末期,安庆周边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前后血战了十九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该地区与陈友谅两军频繁血战,这一方肥沃土地早已是荒芜人烟,杂草丛生。江西十余万移民,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瓦屑坝为迁徙口岸,离乡背井来安庆寻求生路的。目前能见到的史料,在叙述此次江西移民时有两点大致相同:其一,移民多为单身未婚青年,偶尔弟兄结伴同行;其二,来安庆落户之前,移民的历史全部空白。据《皖怀潮氏宗谱》记载,潮善长外迁时曾带有家谱,但后来毁于兵燹。凭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移民迁徒的被强迫性。安庆潮氏一世祖也不例外,潮善长孤身一人,挤在又饥又冷的移民队伍中,能快尽快地从浩瀚的长江水面寻到落脚点就相当不错了,哪有闲情逸致对未来的家园挑挑拣拣?潮善长怀着绝望与希望交融的心情,一步步地踏上安庆八卦门外那片陌生的土地。潮善长的勤劳与智慧与众不同,他来自洪都府,而且是洪都府一名出色的玉匠,这就使潮善长不仅很快在万松山下立足,而且小有殷实,并娶妻生子,建家立业。由于年代久远,潮善长公“玉匠”的身份只是一种猜想,理由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名为琢琼、一名为琢工。不是玉匠,怎么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
潮氏二世祖潮琢琼、潮琢工也相当了得,长者“为乡进士隐居不仕”,一心一意以商为业;幼者读书出来为官西蜀,从此天各一方。潮琢琼的后代也就是潮氏三祖四祖,更是“以忠厚传家,以耕读服贾孝养为业”。从此,有潮氏族人在此地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到明朝中期,围绕二祖老宅子建造的潮氏族人房屋越来越多,渐渐就形成一条窄巷。周边居民约定俗成地称之为“潮家巷”。此期间,安庆八卦门外的商业区,也因皖河口水路码头的繁荣,向西一直延伸至大王庙,扩展成繁华的西门外大街。潮家巷作为地名,延续的时间大约在二百年左右。到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潮氏九世祖潮康庶动手修撰《皖怀潮氏宗谱》,序中已有“善长公由瓦屑坝迁皖,宅白云山下(万松山),即今太平境,旧名潮家巷。”潮家巷为什么会被“太平境”所替代呢?太平兴国禅寺简称太平寺,原址在城西正观门外的万松山麓,相传最早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潮氏一世祖潮善长迁徙安庆时,太平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潮善长以太平寺为邻,建起潮氏落户安庆的第一间房。在潮氏家族缓缓发展并最终形成潮家巷的同时,太平寺也经历了两个关键时期:明洪武末年重增旧制,明天顺年间进行大规模重修。又经二百来年,太平寺在历代官员的重视下,先后建起万寿阁、古鉴堂、文殊院、华藏楼等建筑,初步形成大禅林气势。而这二百年中,潮家巷因潮氏后代不断外迁而衰落,又因太平寺扩建需要被吞噬。一条移民老街,就这样在老城版图上悄无声息消失。而太平寺,又继续辉煌了二百年,并在寺东寺西建起白衣庵、西竺庵,成为安庆四大寺院之一。太平寺前的那段老街,也因此被称之为“太平境”,其中“境”为边界、疆界之意,由此也可见太平寺当年的规模和气势。
今日潮氏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所占比例相对高于其他地区,安徽省的合肥市、安庆市、怀宁县、长丰县,北京市,福建省漳州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潮氏族人分布。
皖郡:亦称古皖国、宜城、今安庆市。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760~193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清光绪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安庆。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沛郡:也称沛国郡、沛县,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泗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北齐时废。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时改为国,后又改回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但作为姓氏郡望意义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汉时的沛郡。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浔阳郡:西晋永兴元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临川郡: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天江西省南城县及抚州市一带。西晋时期移治到今江西省抚州市西部一带地区。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淮南郡:汉朝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后改郡,迁治寿春(今山西寿县)。曹魏政权时期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朝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朝时期为寿州寿春郡)。唐朝时期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内;唐朝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朝时期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临汝郡:早在一百万年前,临汝的张湾村一带就有先人居住,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仅次于云南元谋人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五千年前,市区的煤山公园一带,崎岭的槐树伊、大张一带,纸坊的阎村、中山寨一带,安沟水库神德宫一带出现较先进的原始文明村落。三皇五帝时,汝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轩辕黄帝在新郑称帝,曾带人两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和养生的道理。之后把当时最富饶的汝河流域封给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个儿子昌意,昌意的儿子高阳,在黄帝死后,继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颛顼。颛顼死后,让位给大伯玄嚣的孙子高辛,为帝喾。喾死后传位于儿子尧,尧继位后欲让位给贤人许由,许由避让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尧之后让位给颛顼的后人舜。三皇五帝时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辖范围,昌意的后人出了两个伟人颛顼帝和舜帝。夏王朝后期,建都于在今杨楼樊古城一带的霍国强大起来,成为夏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霍候支持商汤统一了天下,霍西南部的高士伊尹为商的宰相,为商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汝州为世界霍姓的发源地。商朝,“霍”做为灭夏有功的侯国,地位得到巩固,管辖南到伏牛山东到禹州西至嵩县北至登封的广大地区。公元前1129年,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挥师包围霍都。霍侯开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改霍为梁,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建小霍城安置,为梁小邑。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再后郑国打败楚国,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战国时期,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韩国灭郑国后,梁地归韩国管辖,改梁为南梁,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庙下东一带)阳人城(梁古城)郸狐聚(临汝镇一带)赫人聚(杨楼石台村一带)等几个大的城池。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归三川郡管辖,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归颍川郡管辖。汉承秦制,汝州西部仍为梁县,公元前206年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梁县归属河南郡。公元前113年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安置周的后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梁县属河南尹。三国时期仍为梁县,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公元280年,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历史进入西晋。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汝州仍为梁县,归河南郡管辖。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公元317年,属东晋,后归前赵;公元365年属前燕,隶河南郡;公元369年属前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395年属后燕,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09年属后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17年属东晋。公元420年历史进入南北时期,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公元527年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在霍城置石台县,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梁县、治城、南汝原、东汝原五个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汝州属东魏。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公元539年恢复汝北郡,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移郡治至承休县;公元543年改汝北郡为汝阴郡,废治城县入梁县。公元577年改汝阴郡为和州。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大业八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等县。唐汝朝时期州建制多变:公元621年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公元627年移梁县衙于承休县,撤承休县,把鲁山划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公元695年在今宝丰置武兴县(后改龙兴县);公元712年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公元738年划许州襄城县来属,改汝州为临汝郡,属都(指东都洛阳)畿道,领叶、襄城、郏城、鲁山、龙兴、临汝七县。公元758年改临汝郡为汝州。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设东都畿都防御使,驻有重兵防守。五代时汝州先后归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建制随唐制,仍为军事要地。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入梁县,汝州领六县。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公元1105年划郏县归颖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鲁山五县。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国占领。汝州属南京路,由金国中央直辖,领梁(含今汝阳)、郏城、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六县。公元1207年划襄县属许州;公元1208年划叶属裕州。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领梁、郏县、鲁山三县,宝丰废县为镇,归梁县管辖。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简为省,省下设郡(州)、县。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公元1475年农历4月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汝州领三县。公元1476年农历9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划原嵩县、鲁山、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别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驻汝州。清朝沿袭明制,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汝州隶河洛道,仍领四县。公元1913年实行省、专区、县三级管辖,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归许昌专区管辖。公元1947年属豫西五专区。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86年,撤专区建制,实行市(地)管县,改隶平项山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属省直辖,计划单列,由平项山市代管。
华阴郡:古代原称华阴县,为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朝高祖刘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部,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昭州郡: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平乐县一带。平乐县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时期设县,为以后历代州府之地。唐朝时期置为乐州,寻改昭州,又改曰平乐郡,后复曰昭州。宋朝时期改昭州为平乐郡,元朝时期改为平乐府,明、清亦然。民国时期改为平乐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设平乐专署。1958年专署撤至梧州,平乐县划归桂林地区管辖。
武功郡:亦称邰国郡、眉邑、郿城、眉县,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部一带地区。眉县最早为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与紧邻扶风县共称“邰国”。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公元前794年),秦庄公在此筑邑,因地形似眉而取名“眉邑”。眉县正式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境内有白起城,周显王二十年(秦孝公十二年,壬申,公元前349年)设为武功县。秦始皇灭六国侯实行郡县制,于今眉县渭北设郿,渭水南仍为武功县,故旧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西汉因之,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四十里。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撤武功县徙至渭北故斄城(今杨凌地),故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西晋太康八年(丁未,公元287年)今眉地称秦国,后复为郿县。西晋亡于汉(前赵)后,其地号曰郿城。北魏时期省美阳县置武功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乙酉,公元445年)改郿城县为平阳县,西魏大统四年(戊午,公元538年)复改为郿城县;北周时期郡废,改美阳置武功县,北周保定元年(辛巳,公元561年)于境内东南设温汤县,北周天和元年(丙戌,公元566年)于县境西南之斜城置云州,北周建德三年(甲午,公元574年)撤消郿城县、温汤县,并入周城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周城县为渭滨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改渭滨曰郿县;隋义宁二年(戊寅,公元618年),于郿县东部设凤泉县,并在今眉县境内设郿城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郿城郡为郇州,旋废,并将郿县城迁于今县城址;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撤凤泉县,其地并入郿县。金国时期改曰牙亭。元朝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升郿县为郿州,同时废柿林县归并到郿县,此后七百年间一直称为郿县。清朝时期,属陕西乾州(今陕西关中地区),郿县属凤翔府辖地。民国初期属关中道,不久重新划定全国区划,取消道治,郿县为省辖九十二县之一,1938年,改隶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1958年12月1日,根据国务院调整市县规模的通知,郿县被撤销建置并入周至县,1961年9月,依据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通知精神,将“郿”字改为“眉”字,至今称眉县,先后隶属于宝鸡分区、宝鸡专员公署、宝鸡地区、宝鸡市管辖。2003年1月1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了二十七件西周国宝重器,被誉为中国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张勤辉五位农民因发现保护二十七件西周国宝重器有功而与巴金、王蒙、张艺谋等人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
古皖堂:以望立堂,亦称宜城堂、安庆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浔阳堂:以望立堂。
临川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永安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临汝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长安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昭州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一、潮ch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泾县,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引《元史》亦收,“元有潮海。”。
二、潮
综合: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江苏如东潮桥、台湾台北、台中、安徽淮南、安庆、徽州、怀宁、山东、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潮姓古代名人
潮处东汉,(生卒年待考),亦称周处;阳羡人(今江苏宜兴)。著名大臣。传说他是一位历史上改恶从善的典型,年轻时曾为恶乡里,后改恶从善,入朝为官,直至御史中丞。
潮昉唐朝,(生卒年待考),亦称周昉;京兆人(今陕西西安)。著名画家。擅长于肖像、佛像画。画风“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潮兴唐朝,(生卒年待考),亦称周兴;雍州长安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大臣。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有名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书左丞。
潮文五代,(生卒年待考),亦称周文;句容人(今江苏句容)。著名南唐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尤以仕女为最,题材多取自宫廷生活。
潮彦宋朝,(生卒年待考),亦称周彦;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词人。平生创制了许多新词调,并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潮德元朝,(生卒年待考),亦称周德;江西高安人。著名音韵学家。著有《中原音韵》。
潮忱明朝,(生卒年待考),亦称周忱;吉水人(今江西吉水)。著名大臣。官至工部尚书。
皖郡:亦称古皖国、宜城、今安庆市。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760~193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清光绪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安庆。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沛郡:也称沛国郡、沛县,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泗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北齐时废。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时改为国,后又改回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但作为姓氏郡望意义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汉时的沛郡。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浔阳郡:西晋永兴元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临川郡: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天江西省南城县及抚州市一带。西晋时期移治到今江西省抚州市西部一带地区。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淮南郡:汉朝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后改郡,迁治寿春(今山西寿县)。曹魏政权时期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朝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朝时期为寿州寿春郡)。唐朝时期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内;唐朝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朝时期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临汝郡:早在一百万年前,临汝的张湾村一带就有先人居住,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仅次于云南元谋人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五千年前,市区的煤山公园一带,崎岭的槐树伊、大张一带,纸坊的阎村、中山寨一带,安沟水库神德宫一带出现较先进的原始文明村落。三皇五帝时,汝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轩辕黄帝在新郑称帝,曾带人两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和养生的道理。之后把当时最富饶的汝河流域封给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个儿子昌意,昌意的儿子高阳,在黄帝死后,继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颛顼。颛顼死后,让位给大伯玄嚣的孙子高辛,为帝喾。喾死后传位于儿子尧,尧继位后欲让位给贤人许由,许由避让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尧之后让位给颛顼的后人舜。三皇五帝时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辖范围,昌意的后人出了两个伟人颛顼帝和舜帝。夏王朝后期,建都于在今杨楼樊古城一带的霍国强大起来,成为夏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霍候支持商汤统一了天下,霍西南部的高士伊尹为商的宰相,为商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汝州为世界霍姓的发源地。商朝,“霍”做为灭夏有功的侯国,地位得到巩固,管辖南到伏牛山东到禹州西至嵩县北至登封的广大地区。公元前1129年,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挥师包围霍都。霍侯开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改霍为梁,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建小霍城安置,为梁小邑。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再后郑国打败楚国,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战国时期,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韩国灭郑国后,梁地归韩国管辖,改梁为南梁,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庙下东一带)阳人城(梁古城)郸狐聚(临汝镇一带)赫人聚(杨楼石台村一带)等几个大的城池。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归三川郡管辖,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归颍川郡管辖。汉承秦制,汝州西部仍为梁县,公元前206年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梁县归属河南郡。公元前113年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安置周的后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梁县属河南尹。三国时期仍为梁县,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公元280年,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历史进入西晋。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汝州仍为梁县,归河南郡管辖。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公元317年,属东晋,后归前赵;公元365年属前燕,隶河南郡;公元369年属前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395年属后燕,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09年属后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17年属东晋。公元420年历史进入南北时期,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公元527年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在霍城置石台县,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梁县、治城、南汝原、东汝原五个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汝州属东魏。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公元539年恢复汝北郡,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移郡治至承休县;公元543年改汝北郡为汝阴郡,废治城县入梁县。公元577年改汝阴郡为和州。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大业八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等县。唐汝朝时期州建制多变:公元621年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公元627年移梁县衙于承休县,撤承休县,把鲁山划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公元695年在今宝丰置武兴县(后改龙兴县);公元712年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公元738年划许州襄城县来属,改汝州为临汝郡,属都(指东都洛阳)畿道,领叶、襄城、郏城、鲁山、龙兴、临汝七县。公元758年改临汝郡为汝州。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设东都畿都防御使,驻有重兵防守。五代时汝州先后归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建制随唐制,仍为军事要地。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入梁县,汝州领六县。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公元1105年划郏县归颖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鲁山五县。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国占领。汝州属南京路,由金国中央直辖,领梁(含今汝阳)、郏城、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六县。公元1207年划襄县属许州;公元1208年划叶属裕州。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领梁、郏县、鲁山三县,宝丰废县为镇,归梁县管辖。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简为省,省下设郡(州)、县。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公元1475年农历4月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汝州领三县。公元1476年农历9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划原嵩县、鲁山、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别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驻汝州。清朝沿袭明制,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汝州隶河洛道,仍领四县。公元1913年实行省、专区、县三级管辖,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归许昌专区管辖。公元1947年属豫西五专区。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86年,撤专区建制,实行市(地)管县,改隶平项山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属省直辖,计划单列,由平项山市代管。
华阴郡:古代原称华阴县,为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朝高祖刘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部,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昭州郡: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平乐县一带。平乐县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时期设县,为以后历代州府之地。唐朝时期置为乐州,寻改昭州,又改曰平乐郡,后复曰昭州。宋朝时期改昭州为平乐郡,元朝时期改为平乐府,明、清亦然。民国时期改为平乐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设平乐专署。1958年专署撤至梧州,平乐县划归桂林地区管辖。
武功郡:亦称邰国郡、眉邑、郿城、眉县,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部一带地区。眉县最早为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与紧邻扶风县共称“邰国”。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公元前794年),秦庄公在此筑邑,因地形似眉而取名“眉邑”。眉县正式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境内有白起城,周显王二十年(秦孝公十二年,壬申,公元前349年)设为武功县。秦始皇灭六国侯实行郡县制,于今眉县渭北设郿,渭水南仍为武功县,故旧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西汉因之,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四十里。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撤武功县徙至渭北故斄城(今杨凌地),故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西晋太康八年(丁未,公元287年)今眉地称秦国,后复为郿县。西晋亡于汉(前赵)后,其地号曰郿城。北魏时期省美阳县置武功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乙酉,公元445年)改郿城县为平阳县,西魏大统四年(戊午,公元538年)复改为郿城县;北周时期郡废,改美阳置武功县,北周保定元年(辛巳,公元561年)于境内东南设温汤县,北周天和元年(丙戌,公元566年)于县境西南之斜城置云州,北周建德三年(甲午,公元574年)撤消郿城县、温汤县,并入周城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周城县为渭滨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改渭滨曰郿县;隋义宁二年(戊寅,公元618年),于郿县东部设凤泉县,并在今眉县境内设郿城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郿城郡为郇州,旋废,并将郿县城迁于今县城址;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撤凤泉县,其地并入郿县。金国时期改曰牙亭。元朝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升郿县为郿州,同时废柿林县归并到郿县,此后七百年间一直称为郿县。清朝时期,属陕西乾州(今陕西关中地区),郿县属凤翔府辖地。民国初期属关中道,不久重新划定全国区划,取消道治,郿县为省辖九十二县之一,1938年,改隶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1958年12月1日,根据国务院调整市县规模的通知,郿县被撤销建置并入周至县,1961年9月,依据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通知精神,将“郿”字改为“眉”字,至今称眉县,先后隶属于宝鸡分区、宝鸡专员公署、宝鸡地区、宝鸡市管辖。2003年1月1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了二十七件西周国宝重器,被誉为中国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张勤辉五位农民因发现保护二十七件西周国宝重器有功而与巴金、王蒙、张艺谋等人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
古皖堂:以望立堂,亦称宜城堂、安庆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浔阳堂:以望立堂。
临川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永安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临汝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长安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昭州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一、潮ch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泾县,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引《元史》亦收,“元有潮海。”。
二、潮
综合: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江苏如东潮桥、台湾台北、台中、安徽淮南、安庆、徽州、怀宁、山东、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一、潮ch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泾县,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引《元史》亦收,“元有潮海。”。
二、潮
综合: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江苏如东潮桥、台湾台北、台中、安徽淮南、安庆、徽州、怀宁、山东、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皖郡:亦称古皖国、宜城、今安庆市。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760~193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清光绪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安庆。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沛郡:也称沛国郡、沛县,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泗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北齐时废。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时改为国,后又改回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但作为姓氏郡望意义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汉时的沛郡。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浔阳郡:西晋永兴元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临川郡: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天江西省南城县及抚州市一带。西晋时期移治到今江西省抚州市西部一带地区。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淮南郡:汉朝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后改郡,迁治寿春(今山西寿县)。曹魏政权时期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朝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朝时期为寿州寿春郡)。唐朝时期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内;唐朝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朝时期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临汝郡:早在一百万年前,临汝的张湾村一带就有先人居住,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仅次于云南元谋人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五千年前,市区的煤山公园一带,崎岭的槐树伊、大张一带,纸坊的阎村、中山寨一带,安沟水库神德宫一带出现较先进的原始文明村落。三皇五帝时,汝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轩辕黄帝在新郑称帝,曾带人两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和养生的道理。之后把当时最富饶的汝河流域封给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个儿子昌意,昌意的儿子高阳,在黄帝死后,继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颛顼。颛顼死后,让位给大伯玄嚣的孙子高辛,为帝喾。喾死后传位于儿子尧,尧继位后欲让位给贤人许由,许由避让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尧之后让位给颛顼的后人舜。三皇五帝时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辖范围,昌意的后人出了两个伟人颛顼帝和舜帝。夏王朝后期,建都于在今杨楼樊古城一带的霍国强大起来,成为夏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霍候支持商汤统一了天下,霍西南部的高士伊尹为商的宰相,为商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汝州为世界霍姓的发源地。商朝,“霍”做为灭夏有功的侯国,地位得到巩固,管辖南到伏牛山东到禹州西至嵩县北至登封的广大地区。公元前1129年,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挥师包围霍都。霍侯开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改霍为梁,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建小霍城安置,为梁小邑。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再后郑国打败楚国,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战国时期,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韩国灭郑国后,梁地归韩国管辖,改梁为南梁,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庙下东一带)阳人城(梁古城)郸狐聚(临汝镇一带)赫人聚(杨楼石台村一带)等几个大的城池。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归三川郡管辖,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归颍川郡管辖。汉承秦制,汝州西部仍为梁县,公元前206年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梁县归属河南郡。公元前113年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安置周的后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梁县属河南尹。三国时期仍为梁县,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公元280年,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历史进入西晋。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汝州仍为梁县,归河南郡管辖。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公元317年,属东晋,后归前赵;公元365年属前燕,隶河南郡;公元369年属前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395年属后燕,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09年属后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17年属东晋。公元420年历史进入南北时期,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公元527年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在霍城置石台县,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梁县、治城、南汝原、东汝原五个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汝州属东魏。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公元539年恢复汝北郡,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移郡治至承休县;公元543年改汝北郡为汝阴郡,废治城县入梁县。公元577年改汝阴郡为和州。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大业八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等县。唐汝朝时期州建制多变:公元621年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公元627年移梁县衙于承休县,撤承休县,把鲁山划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公元695年在今宝丰置武兴县(后改龙兴县);公元712年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公元738年划许州襄城县来属,改汝州为临汝郡,属都(指东都洛阳)畿道,领叶、襄城、郏城、鲁山、龙兴、临汝七县。公元758年改临汝郡为汝州。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设东都畿都防御使,驻有重兵防守。五代时汝州先后归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建制随唐制,仍为军事要地。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入梁县,汝州领六县。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公元1105年划郏县归颖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鲁山五县。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国占领。汝州属南京路,由金国中央直辖,领梁(含今汝阳)、郏城、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六县。公元1207年划襄县属许州;公元1208年划叶属裕州。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领梁、郏县、鲁山三县,宝丰废县为镇,归梁县管辖。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简为省,省下设郡(州)、县。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公元1475年农历4月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汝州领三县。公元1476年农历9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划原嵩县、鲁山、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别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驻汝州。清朝沿袭明制,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汝州隶河洛道,仍领四县。公元1913年实行省、专区、县三级管辖,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归许昌专区管辖。公元1947年属豫西五专区。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86年,撤专区建制,实行市(地)管县,改隶平项山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属省直辖,计划单列,由平项山市代管。
华阴郡:古代原称华阴县,为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朝高祖刘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东部,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省勉县西北。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昭州郡: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平乐县一带。平乐县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时期设县,为以后历代州府之地。唐朝时期置为乐州,寻改昭州,又改曰平乐郡,后复曰昭州。宋朝时期改昭州为平乐郡,元朝时期改为平乐府,明、清亦然。民国时期改为平乐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设平乐专署。1958年专署撤至梧州,平乐县划归桂林地区管辖。
武功郡:亦称邰国郡、眉邑、郿城、眉县,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部一带地区。眉县最早为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与紧邻扶风县共称“邰国”。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公元前794年),秦庄公在此筑邑,因地形似眉而取名“眉邑”。眉县正式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境内有白起城,周显王二十年(秦孝公十二年,壬申,公元前349年)设为武功县。秦始皇灭六国侯实行郡县制,于今眉县渭北设郿,渭水南仍为武功县,故旧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西汉因之,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四十里。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撤武功县徙至渭北故斄城(今杨凌地),故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西晋太康八年(丁未,公元287年)今眉地称秦国,后复为郿县。西晋亡于汉(前赵)后,其地号曰郿城。北魏时期省美阳县置武功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乙酉,公元445年)改郿城县为平阳县,西魏大统四年(戊午,公元538年)复改为郿城县;北周时期郡废,改美阳置武功县,北周保定元年(辛巳,公元561年)于境内东南设温汤县,北周天和元年(丙戌,公元566年)于县境西南之斜城置云州,北周建德三年(甲午,公元574年)撤消郿城县、温汤县,并入周城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周城县为渭滨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改渭滨曰郿县;隋义宁二年(戊寅,公元618年),于郿县东部设凤泉县,并在今眉县境内设郿城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郿城郡为郇州,旋废,并将郿县城迁于今县城址;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撤凤泉县,其地并入郿县。金国时期改曰牙亭。元朝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升郿县为郿州,同时废柿林县归并到郿县,此后七百年间一直称为郿县。清朝时期,属陕西乾州(今陕西关中地区),郿县属凤翔府辖地。民国初期属关中道,不久重新划定全国区划,取消道治,郿县为省辖九十二县之一,1938年,改隶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1958年12月1日,根据国务院调整市县规模的通知,郿县被撤销建置并入周至县,1961年9月,依据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通知精神,将“郿”字改为“眉”字,至今称眉县,先后隶属于宝鸡分区、宝鸡专员公署、宝鸡地区、宝鸡市管辖。2003年1月1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了二十七件西周国宝重器,被誉为中国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张勤辉五位农民因发现保护二十七件西周国宝重器有功而与巴金、王蒙、张艺谋等人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
古皖堂:以望立堂,亦称宜城堂、安庆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浔阳堂:以望立堂。
临川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永安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临汝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长安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昭州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一、潮ch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泾县,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引《元史》亦收,“元有潮海。”。
二、潮
综合: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江苏如东潮桥、台湾台北、台中、安徽淮南、安庆、徽州、怀宁、山东、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其他姓氏
[ 潮 ]字的同音字 - [ chao ]
[ 潮 ]的同部首字 - [ 纟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