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ān ]
[ guó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无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9412.cn
安国姓安国姓起源一
源于侯氏,出自西汉时期安国,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秦朝灭亡后的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曾派侯公去和项羽谈判,协商以古运河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这位侯公后被汉高祖刘邦赐封为安国君(一说被封为平国君),在其后裔子孙中,便有以先祖爵号称谓为姓氏者,称安国氏,如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著名的谏议大夫、终军使者安国少季,就是其后裔子孙,安国少季后来在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出使南越国时,结果被南越国丞相吕嘉所弑,由此成为后来汉武帝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水陆两出大军灭南越国的契机。
该支安国氏族人后在两汉时期即已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安国姓安国姓起源二
源于夷族,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中的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史籍《安平志·第七卷·名宦政绩名臣传》中记载:“安连济,其祖安金藏。连济入宋为御干,开宝中徙居安海。”安金藏在史籍《新唐书》中有传记,但其先世的族属,史乘失载。
1981年4月,在河南洛阳龙门发掘安金藏之父安菩夫妇墓。出土《唐故陆胡州大首领安君墓志》及文吏俑、武士俑、镇墓兽、驼俑、马俑、男女侍俑、罗马金币、玛瑙珠、铜镜、开元通宝钱等文物。从墓志铭考古得知,墓主讳菩,字萨,“其先安国大首领。破匈奴,衙账百姓归中国。”曾祖讳钵达干,祖讳系利,其父名讳失载。墓志铭所指的安国,据史籍《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康者……君姓温,本月支人,始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昭武九姓”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于今中亚阿母、锡尔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公元六世纪后期,昭武九姓隶属于西突厥。唐王朝大军灭了突厥以后,昭武九姓国皆内附。公元678年,唐高宗设置了康居都督府,任命原来的康国王为都督,然后在东安国设置安息州,任命原来的安国王为刺史。这个东安国故址就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布哈拉省,其国人有相当多的民众后来迁入中原,遂以原国名为汉化的姓氏,称安国氏,后省文简化为安氏。墓志铭记载:“君时逢北狄南下,奉敕遄征,一以当千,独扫蜂飞之众。领衙账部落,献馘西京。”这是匈奴薛延陀部在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进犯河套地区,被唐王朝击败的记载: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延陀部发生内乱,唐王朝乘机以江夏王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以右领卫大将军执失思力将突厥兵、右骁卫大将军契芘何力将凉州及胡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将所部兵,分道并进,以击薛延陀部。安国菩“领衙账部落”参加了这场战争,取得了全胜。
安国菩后在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农历11月7日逝世于长安城金城坊,终年六十四岁,以其年农历12月11日窆于龙首原南平郊,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由长安迁葬洛阳,与其妻何氏合葬。墓志铭还记载:“夫人何氏,其先何大将军之长女,封金山郡太夫人。”何父名讳失载。何氏亦属昭武九姓。何氏在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农历1月20日逝世于洛阳惠和坊,终年八十三岁,是年农历2月殡于洛阳城南敬善寺东。关于安国菩之子安国金藏,在新旧两《唐书》中均有传记:安国金藏为京兆长安人,在太常工籍,唐载初年(公元689年),有人诬告皇嗣(唐睿宗李旦)有“异谋”,安国金藏为证明唐睿宗没有“异谋”,在刑讯中引佩刀自剖其腹,以明皇嗣不反。武则天闻之大惊,遣医救治,唐睿宗由是免却一难。安国金藏在唐景云中期(公元710~711年)晋迁为右武卫中郎将。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授其为右骁卫将军,封爵为代国公,竟以寿终。安国金藏是唐朝著名的孝子,“神龙初丧母,寓葬于南阙口之北,庐于墓侧,躬造石坟石塔,昼夜不息。本道使卢怀慎上闻,敕旌表其门。”安金藏的后代安连济于宋朝时期徙居安海,繁衍后代。今浙江安海地区的安氏族人亦当为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中的安国氏后裔。
已经没有这个复姓了,都改为“安”姓了。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凉州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即姑臧堂。
一、安国(安國)ān guó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谥曰安国君,后其子孙以‘安国’为氏。”
二、安国(安國)
安国姓起源:汉侯公(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即此人也)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音厄,意为危难),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
安国姓名人:
安国少季,汉时霸陵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见《姓氏英贤传》。安国谟,明时庆都人,万历中任赵州训导,见《赵州志》。
安国姓古代名人
安国少季(公元前?~前113年待考),灞陵人(今陕西西安)。著名西汉初时期大臣。
安国金藏唐朝(公元?~732年待考),长安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大臣。安(国)金藏的后代安连济等人于宋朝时期徙居到安海地区,繁衍后代。今福建省安海镇的安氏族人亦当为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中的安国氏后裔。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凉州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即姑臧堂。
一、安国(安國)ān guó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谥曰安国君,后其子孙以‘安国’为氏。”
二、安国(安國)
安国姓起源:汉侯公(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即此人也)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音厄,意为危难),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
安国姓名人:
安国少季,汉时霸陵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见《姓氏英贤传》。安国谟,明时庆都人,万历中任赵州训导,见《赵州志》。
一、安国(安國)ān guó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谥曰安国君,后其子孙以‘安国’为氏。”
二、安国(安國)
安国姓起源:汉侯公(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即此人也)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音厄,意为危难),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
安国姓名人:
安国少季,汉时霸陵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见《姓氏英贤传》。安国谟,明时庆都人,万历中任赵州训导,见《赵州志》。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凉州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即姑臧堂。
一、安国(安國)ān guó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谥曰安国君,后其子孙以‘安国’为氏。”
二、安国(安國)
安国姓起源:汉侯公(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即此人也)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音厄,意为危难),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
安国姓名人:
安国少季,汉时霸陵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见《姓氏英贤传》。安国谟,明时庆都人,万历中任赵州训导,见《赵州志》。
其他姓氏